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是巴勒斯坦人多少年来一直追求的梦想。今年7月3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在加沙宣布,在9月13 日巴过渡自治结束时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在戴维营会谈后,阿拉法特先后访问了20多个国家,以寻求各国对巴宣布建国的支持。尽管巴勒斯坦建国是大势所趋,但从目前形势看,巴方难以按时顺利建国,未来的建国道路也不会平坦。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巴勒斯坦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地,古称迦南,原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同属西亚古代闪族后裔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公元前1世纪,犹太国被罗马帝国征服, 犹太人开始流散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 形成了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并从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手中夺得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定居下来以后,与当地土著居民经过长期融合形成了今天的阿拉伯巴勒斯坦人。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犹太人流落异乡后,不断受到迫害,一直有复国愿望。1897年,他们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犹太人首次代表大会,成立“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并开始进行复国活动。与此同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也掀起了推翻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和建立自己民族国家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地区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11月,英国出于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需要,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民族之家”。此后,犹太人开始从世界各地大批移民巴勒斯坦地区,阿、犹两民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二战后,英国衰落,美国乘机拉拢犹太复国主义者,使之成为美遏制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的工具。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在美操纵下,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通过了第181号决议, 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当时实际只占6%土地和1/3人口的犹太人,分得了巴勒斯坦地区56%的土地;而占总人口2/3的阿拉伯人仅得到43%的地域。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 而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分治决议,阿拉伯国未能建立。以色列建国的次日阿拉伯国家便向以宣战,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从此,巴勒斯坦问题演变成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全面冲突。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拟议中的阿拉伯国大部分土地。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进一步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由此控制了除约旦以外的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人被迫流落到邻近的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多年来,巴勒斯坦人一直强烈要求恢复合法民族权利,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 恢复家园的坎坷历程 巴勒斯坦人民为恢复家园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50年代初,便出现了以收复家园为宗旨的秘密组织。1964年5月,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成立,第一次出现一个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组织。巴勒斯坦人民在巴解的领导下展开武装斗争,把收复巴勒斯坦和彻底解放作为奋斗目标。1973年“十月战争”后,巴解顺应潮流,加强了政治和外交领域的斗争,逐步从武装斗争为主转变为以政治斗争为主,提出“以色列撤离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在这里建立一个小型巴勒斯坦国”的主张。此后,巴解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1974年,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和非统组织、不结盟运动等先后通过决议承认巴解为巴人民唯一合法代表。同年11月,联大“确认巴人民享有自决权”,授予巴解组织观察员的资格,随后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权力委员会。巴解作为巴人民的代表,得到了100多个国家的承认, 先后向80多个国家派驻了常驻代表机构。1988年11月,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 号决议(即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但未确定其疆界。1989年4月2日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开会一致推举阿拉法特为巴勒斯坦国总统。巴勒斯坦国成立后,很快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的承认。联合国也接纳巴勒斯坦为观察员,但由于它不具备一个民族国家的基本条件,实际上是形同虚设。 为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最终建立巴勒斯坦国,巴解决定通过与以谈判,有条件地接受自治,逐步实现民族自决。1993年9月经过艰苦的秘密谈判, 巴以终于在美国的主持下签署了“奥斯陆协议”,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相互承认。1994年5月, 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同年7月1日,阿拉法特告别流亡总部所在地突尼斯,回到了巴勒斯坦土地上,在加沙创建了自治政府——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对以色列撤出的地区进行管辖。1995年9 月28日,巴以在华盛顿签署巴第二阶段自治协议,巴自治区扩大到杰宁市等约旦河西岸的六座城市。1996年1月20日, 巴自治区举行首次大选,选举阿拉法特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并选出了由88名成员组成的立法机构——巴勒斯坦委员会,朝着“拥有自己的国家”迈出了重要一步。 内塔尼亚胡政府上台后奉行强硬路线,和平进程长期陷入僵局。内氏提出“以安全换和平”,明确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要求巴勒斯坦人接受自治为最终解决方案。先后签署的《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均未得到有效落实。1999年5月巴拉克政府上台, 巴以和谈出现转机,于9月在埃及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随后, 以色列部分履行了撤军和释放巴犯人等义务,双方进入最终地位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