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苏联解体,冷战顿告终结。一些战略分析家如兰德公司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对人类终于告别冷战而额手称庆,并断言西方的自由民主已取得了最终胜利。国内许多人也纷纷由于苏联的解体而庆幸解除了中国军事安全的一大威胁而大抒一口气时,实际上我们看到“和平的千福年”并没有自动到来。缓解此起彼伏的民族、宗教冲突,制止不当的外部干涉和由此引发的矛盾,争取全球更大程度的稳定和安宁,仍然是摆在各国及国际社会面前的艰难任务之一。同80年代相比,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压力在增加,许多有利条件在改变,尤其是国际安全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安全观进行必要反思和修正,赋予它新的内容。这对于21世纪的中国外交战略选择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两种不尽相同的安全观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存在着两种很不相同的安全观。传统的安全观念认为,国际关系始终处于无政府状态,不可能具有各国内部那样强有力统治程序和权威。这种不稳定的无序状态给各国带来了种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比如对领土边界的威胁,对民族生存的威胁,对国家主权的威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并且根据“自助”的原则,制定本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应对策略。这种安全观的显著特点是以制约和压倒对方为基础,它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安全,认为自身越强大,安全就越有保证。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国家安全防御政策主要表现为军事实力的竞争。有人把它称之为“囚犯的困境”。其结果是各国都在增强自己的相对实力,而国际和平变得越来越缺乏保障。从中国古代的列国相争到近现代欧洲列强两次世界大战的拚杀,再到两极格局近半个世纪的对峙,都是由这种安全观演变而来的。 进入90年代,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国际安全的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战争、尤其是核大战的威胁日益减弱,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速发展,知识经济越来越走近我们,全球性问题如生态环保、难民救助、恐怖主义、信息爆炸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等等,给整个国际社会注入了新因素,出现了新趋势。面对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传统的国防安全观,代之以新的安全观。概括起来,其主要观点是,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到了当代,虽然仍没有完全克服无政府状态,但它逐步建立起许多协调机制,显现出争取和平与发展的强烈氛围。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尽管尚无法与国内政府和法律相抗衡,但它们毕竟变得比过去更有效、更有力。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传统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失去效用,安全观必须加以扩展、转换和充实。它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旧时的军事冲突和外交斗争有关的内容,也包括新时代出现的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贸易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环境安全,等等。总之是一种综合的安全观,动态的安全观,相对发展的安全观。 综上所述,传统的国际安全观说到底是国家安全的某种集合,是放大了的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我们虽然很难想像一个国家不顾自身的安全而致力于国际安全,但客观上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已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安全所追求的国家利益,不应该也不可能违背全球利益。尽管不同影响力和不同外交传统的国家对这种利益融合的理解和需求不尽相同,对于具体国家来说,都可以采取“搭车战略”,从合作中免费或低费获得该合作机制提供的公共物品。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安全更多地是与全球利益和需求相联系的,它应当而且必须寓于国际安全之中。当然,在阐明上述关系的同时,还必须协调和处理各国的自主发展与全球的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没有必要的主权约束,国家自己最终也有可能受到严重损失。总之,别国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自身的安全问题,一个国家的安全与否与其他国家的安全密切相关,如果不能信守国际安全的准则,就会被视为对其他国家的潜在威胁并引起相应的反映。 二、树立国家安全新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恰当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夯实国家安全基础,必须树立全新的国家安全新观念。联系国际、国内实际,要树立以下几种观念。 第一,国家进步是国家安全的前提和保证。国家安全表现为一个国家面对某种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积极主动的竞争力和相对被动的抗风险能力。也就是说国家安全不能只限于对外部势力的防范,必须同时与国内改革、发展与稳定联系起来。一个更加开放、健康的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是国家安全的本质体现。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和全球的金融动荡从不同的侧面提醒人们,良好的经济结构、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有效的预防腐败机制,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正因为如此,邓小平一再告诫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1〕(p.377)“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1〕(p.358)“不发展就是死路一条”。〔1〕(p.370)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和平和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对于中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远不是外敌入侵和其他战争,而是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卓有成效地推进。这将是中国国家安全的第一需求,我们必须创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为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经济安全愈益成为谋求国家安全的主题。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中的经济因素在逐步上升,军事因素在逐步下降。这不仅意味着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也使各国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增强,经济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起来,小则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大则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安危。谋求经济安全正逐渐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课题。那种认为经济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该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弱小,从而可能遭受经济大国的剥削和由于商业秘密被盗给该国造成损失的传统观念越来越变得陈旧。在金融国际化的今天,对一国经济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外债的比例、国家政策的失误以及别国经济政策的失误对自己国家的牵连。在今天,一国要谋求经济安全,首要的问题是保持本国政治的稳定,并且尽可能少地减少政策带来的失误。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政策协调,从而使国际合作成为谋求经济安全的主要方式。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实力多么强大,都无一例外地强化经济安全措施。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就是很好的例证。要谋求经济安全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当然,加强合作协调的出发点是在保证自己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也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