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经济思潮,新自由主义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问世。1944年,奥地利经济学家冯·哈耶克发表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对国家干预主义和福利国家政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这部著作可被认为是新自由主义的宪章,而其矛头则直接针对着英国工党。在将于1945年举行的英国大选中,工党领袖艾德礼有望出任首相。哈耶克的书旨在传达一个信息,即在他看来,英国温和的社会民主主义尽管出自善意,但其政策势必会导致与德国纳粹相同的灾难:现代奴役制。三年后,1947年4月,冯·哈耶克在瑞士沃州佩勒兰山渡假村的公园旅馆召集了一次会议,与会学者都是哈耶克的志同道合者,他们不但反对欧洲推行的福利国家政策,而且也反对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其中最著名的有:莫里斯·阿莱、米尔顿·弗里德曼、瓦尔特·李普曼、L.冯·米塞斯、M.波拉尼、K.波普尔、L.罗宾斯等人。会议结束后便成立了佩勒兰山学会,佩勒兰山学会的宗旨,一方面是要反对凯恩斯学说及二战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福利政策;另方面是为创建一种强硬的和不受任何约束的资本主义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新自由派提出的警告得不到各国政要的响应。在国家控制市场可能出现危险的问题上,经济学界还发生了一场论战。新自由派声称,国家干预经济和调节分配的做法必将破坏公民的自由和扼杀人们的积极性。在他们看来,财富和收入的不平等不但不是件坏事,反而是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好事。新自由派的观点在长达20年期间始终未被西方国家统治集团所接受。 1974年的“石油冲击”展现了战后世界经济的严重危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全都被卷入了经济衰退的漩涡,首次出现了以低增长和高通胀为特征的滞胀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冯·哈耶克等人断言,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在于工会力量过大和工人运动的破坏性。在他们看来,一方面,工会力量过大使私人投资者的资本积累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劳动者的权利要求,国家在工人运动的压力下不得不扩大寄生性的福利开支。两种因素汇合在一起,打压了企业的利润,刺激了物价上涨,从而导致世界市场和各国经济出现全面危机。根据这个推理,医治危机的药方只能是:一方面,维护强大的国家,削弱工会运动和严格控制货币总量,另一方面,节省财政开支,压缩福利支出,减少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新自由主义者极力主张必须保持足够的自然失业率,使劳动力市场始终存在一支“雇佣劳动后备军”,用以削弱工会的力量。此外,还应该推行税制改革,增强“经济主体”的投资偏好和储蓄倾向。总之,新自由主义的纲领是要减少对高收入者征收的所得税和维护大公司的利润。 1979年撤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和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上升为主流的经济政策取向。随后,西欧国家的一些左翼政府也相继对新自由主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可以说,佩勒兰山学会的思想在所有经合组织国家取得了全面胜利,并最终确立了霸主的地位。从1980—1990年期间的经济实践看,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结果是:1.通货膨胀率:在整个经合组织国家,由70年代的8.8%下降到80年代的5.2%,90年代通涨率继续保持下降趋势;2.企业利润率:由70年代的4.2%增加到80年代的4.7%;3.平均失业率70年代为4%,而到80年代则几乎翻了一番。最大的问题是,在70 —80年代期间,同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没有回升,而同50—60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相去甚远。为什么出现了利润率飚升和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怪现象?这是因为投机性的金融投资大幅膨胀,而一般的生产性投资不断减少,前者的获利显然比后者更高。国际汇兑市场80年代的成交额空前高涨,与此同时,福利国家虽然采取了许多压缩福利支出的措施,但是这些国家的财政负担并没有显著减少。1991年发生了新一轮经济衰退,包括英国和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普遍债台高筑,国家、企业和家庭的债务存量均打破历史记录,失业率更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高水平。经合组织国家失业人数已达3800万,相当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人口的两倍。 这场经济衰退对新自由主义无疑是个严重的打击,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西方国家在冷战中的“胜利”给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注入了新的活力。即使在实行经济转轨的后共产主义国家,新自由主义的主张也甚嚣尘上:俄罗斯的盖达尔、捷克的克劳斯无不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忠实门生而自居,他们推行的改革在某些方面(如反对福利国家)甚至比新自由主义的鼻祖走得更远。与此同时,拉丁美洲又成了新自由主义的试验场。智利、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等国纷纷把新自由主义视为发展经济的理论根据。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不但看不到新自由主义的固有弱点,反而误以为这是医治经济痼疾的万应灵丹。 切莫低估新自由主义的政治影响力。至少在短期内,扬弃这一意识形态决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同新自由主义的斗争中,不能忘记从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出的三项经验教训:1.敢于反潮流:哈耶克等人的功绩在于,他们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潮提出挑战,经过长期的坚持,终于在经济形势对他们有利的时候,使他们的纲领得以付诸实施。任何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努力,都必须考虑历史的实际可能,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2.在原则问题上不妥协: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措施之所以卓有成效,就在于其理论的坚定性和不可调和性。作为一种新世界观的载体,这种意识形态必定是激进的和彻底的。3.不接受任何一成不变的体制:在50—60年代,人们很难设想,富国的失业人口可能达到4000万,而不引起社会动荡。到了今天,失业体制已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建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