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袭击东亚的经济危机对亚洲地区主义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危机加深了人们对外部压力之下地区内部脆弱性的认识;危机使亚洲地区内、外更多的人士看到区域合作协议对减缓危机的作用不大。在这篇论文中,我从地区多边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亚洲地区主义是如何对危机作出因应对策的。多边主义对亚洲地区观念和地区共同体观念的形成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地区性概念已经在亚洲出现。但是国际上一直存在着一个普遍趋向,轻视亚洲地区多边主义的作用及其回应经济危机的能力,当然这次危机也反映了亚洲多边进程中的弱点,外界对这些弱点已做了大量夸张的记述。的确,多边制度的走向和发展前景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 经过这次危机东盟遭到削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作用在危机中显得十分有限;把日元作为地区推动力,建立日本区域货币基金的提议被美国和地区内赞同由美国领导的全球多边主义的国家否决。尽管如此,我认为,对亚太地区的评论不应过分苛刻,我们应该记住这一地区的国家拥有独立主权的历史还很短暂。在评论时我认为下面两点很重要:一是兼顾成就与不足;二是加强亚洲多边主义同自身历史的纵向比较。 论述亚洲的地区主义相当复杂。首先,这一地区的地区概念随着对地理范围的不同理解而各不相同。其次,这里有最基本的政治和经济差别,比如日本是一个发达经济体,而中国和越南则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在某些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如人类资源开发和全球环境问题,但这些影响不占主导地位。地区内各式各样的差异在东盟成立至今30多年来形成的地区多边机制中,并不具有决定意义。一个地区内的各个国家总有着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些源于内部:共有的历史、文化、观念、政治态度和地区意识观;有些源于外部:对地区外部事务的共同态度。 外部影响 在东南亚,人们对地区主义的理解主要是一种后殖民时代的期望——在冷战时期保持中立,避免卷入到大国行动中去。它们希望一些主要大国避免采取敌对的方式解决问题,其他各国以此作为国际关系管理的特色与榜样。这是各国支持地区合作的初始原因。 影响亚洲地区主义的外部因素很多,其他地区集团的出现对刺激地区经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而外,冷战时期取得的发展以及西方的人权压力等地区内因素也很重要。亚洲已经并将继续受到来自几个方向的牵引。虽然马来西亚倡导的方向比较狭隘,但是这一地区对建立更加紧密的亚洲社会是普遍支持的。与此同时,存在着三个抵消力量:与美国的不间断联系、不断变换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全球化进程。 虽然人们对是否保留美国在本地区的席位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地区内很多国家都把保留美国在本地区的存在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相互依存关系的变换给地区主义提出了全方位的问题。举例来说,中国依存关系的变换就对狭隘的地区主义提出了质疑。从某些方面看,中国是东北亚与东南亚之间的联系纽带,但是中国在发展以能源供给为主的经济、政治关系的过程中,已经面向新的地区建立了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一个包括俄罗斯和中亚在内的次区域多边集团。(注:1999年8月24~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政府领导人第四次会议。) 第三个抵消力量是全球化。如果经济危机起因于金融系统,如果地区主义如全球化所标榜的,是其过程中的组成部分,那就说明地区主义将面临被抵消的特殊困难。这是我们下面所论述问题的一个主要前提。 值得一提的是,亚洲对全球化的普遍压力、对所谓影响了国内文化的国际价值——民主、资本主义和西化等等,存在着一种地区性回应。它们不再把西方国家看成是敌对的,但却把它当成外部的另类。“亚洲价值”观的出现就是一个证明,它是对西方价值及与其相关的霸道行为的批判。 亚洲的多边主义 人们通常认为多边主义是功利性的。从经济角度看,对多边主义的需求一般呈增长态势,因为在贸易、投资、通讯、交通和能源供给等国际事务中,人们更需要规范、制度和标准。从安全层面看,多边主义通常与集体安全或集体自卫相关联,但也指某些领域的合作行动,如公共健康、国际犯罪和全球环境等。对多边主义功利性的片面强调,会导致对政治和社会作用的忽视,会把国际体系的建构、价值与偏好以及运作方式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而事实上,讨论或对话程序可能会改变偏好,创造认同感,刺激规则的发展并鼓励合作行为。多边安排中的这一动态因素在塑造亚太国家的行为方式上十分重要。(注:Stuart Harris:《政策网络与经济合作:亚太地区的政策协作》,载《太平洋评论》,1994年第7(4)期,第381~395页;另见作者的《中国在WTO 和APEC中的作用》一文,载《中国的崛起:民族主义与相互依存》,英国伦敦Routledge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155页。) 各地不同的历史经验会影响当地人们产生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信仰。地区机制既反映地区偏好,同时也影响地区偏好。多边进程对亚洲地区偏好的反映表现在两方面:(1)行为规范,要求尊重主权,不侵犯、 干涉其他成员的内部事务;(2)协商和协调的习惯,非正式性, 重视过程,不受约束的灵活方式与寻求一致性。(注:事实上,国际机制通常寻找舆论的支持,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北约都强调一个正规的投票程序;见Kusuma Snitwongse:《东盟30 年:政治调停带来的成就》,载《太平洋评论》,1998年第11(2)期,第184页。)地区机制对地区偏好的影响包括对普遍互惠主义的接受,对平等交换不作具体时间和总量规定的共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