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球化的说明和论述离不开对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与实质的分析。多年来围绕“全球化是否为西方化”的论争突出反映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尖锐性。一方面,“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的观念在发达资本主义的西方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并在西方政府的政策中得到反映;另一方面,广大发展中的非西方世界以及一些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西方人士则在批判的意义上指出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列强统治与整合非西方世界的过程,并坚决谴责和抵制西方化,进而批判全球化。本文试图在分析全球化的动力与实质,澄清全球化与西方化、资本主义化关系的基础上,对“全球化是否为西方化”的问题作出回答。 一、全球化的动力和实质 无论是西方世界主张的全球西化论,还是与此针锋相对的反西化论,都与一个事实密切联系着,那就是西方资本的扩张一直在全球化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化与西方化的历史是部分重合的。因此,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和过程就成为说明全球化的动力与实质的关键。 1.对全球化概念的理解。 全球化显然是一个头绪众多的现实和过程,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的定义。但是随着研究、思考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应在一种纵横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视野之下理解和审视全球化。全球化的概念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分别在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文化学等专门学科的研究中使用,发展到八九十年代成为描述时代特征的最具概括性的基本概念,就反映了人们认识的这种变化。因此我们在说明全球化时应注意:(1)既在全球的层面上把握世界的整体变化, 也要在个体的层面上考察和联系各局部与各种主体自身的发展,并注意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2)把全球化理解为一个历史发展进程。 全球化概念使用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一定意义上它却不是一个新现象。只有贯通全球化的完整历史,才能准确把握其发展的脉络、动因与实质。 (3)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但全球化也涉及到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内容。 从这样一种综合和宏观的角度上理解全球化,那么全球化是指世界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依赖日益密切、相互渗透与融合不断加强和全球一致性的因素不断增长这一现象、过程和发展趋势。其中,各个国家、民族相互联系和依赖的显著加强是其基本的表现,而国际社会的同质性、统一性的增强则代表了世界面貌与国际关系特征的突出变化。当然这种变化的脉络和趋向,并非以简单、直观的形式呈现,而是表现为一种纷繁复杂、充满矛盾的状况,甚至表现为一种自相矛盾的“二律背反”、一种“悖论”,(参见俞可平:《全球化的二律背反》,载俞可平、黄卫平主编:《全球化的悖论》,23—24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但是在种种复杂表象的背后,这一基本趋向的存在仍是客观实在的,并且它反映了相对于全球化进程之前的世界来说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新的时代特点。 2.资本力量的驱动与全球化进程。 如果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世界上不同地块的人们终于相互联结起来的发端,那么接下来促使这种相互联系的过程不断持续下去并日益密切的关键因素就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扩张性。贪婪的资产阶级与它们的国家为了追逐财富的目标,以对于经济落后民族来说异常残酷、屈辱和悲壮的方式启动了全球化进程,从而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建立起一个囊括全球的世界体系——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由此敏锐地看到了单个国家的历史活动纳入“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发展趋向,并深刻地指出,“摧毁一切万里长城”的“重炮”不是别的,而是资产阶级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与廉价的商品;促使“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的不是别的,而是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的经济扩张;“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力量不是别的,而是资产阶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进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27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这样马克思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揭示了资本创造世界市场,进而将世界联为一体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实际上是在全球化萌芽、发展的早期对全球化的动力与实质进行了尚属初步但十分有力的经济分析。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在20世纪末,“存在于全球资本主义背后的驱动力也是推动全球体系的、占主导地位的、尽管不是唯一的驱动力”。(转引自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48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无论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化、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与运转,还是生产的国际化、世界贸易自由化以及资本与金融的全球化,西方资本与西方国家的力量在其中都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显然,全球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同步的,西方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对此,历史唯物主义从来是加以正视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恰恰由于紧紧抓住了资本与市场的作用,才最早指出了世界的整体关联性不断加强这一全球化趋势的特点。 3.资本力量的背后与资本主导全球化的实质。 通过经济生活这条主线来观察、分析世界历史的发展,包括国际关系与世界整体的变化,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分析中存在着多个分析的角度与层面,比如技术的、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的、阶级关系的、制度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等等。它们都属于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构成要素与动因,但各自的特性和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将它们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的、高度物质性的因素,如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就代表了一种纯粹的物质力量;一类是在物质性因素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因素,例如生产关系和阶级这两个概念揭示了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资源配置方式等制度性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属于这种情况。后者也是客观实在的,但具有更强的社会特性,体现了在某种客观物质力量的驱动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在一定的物质环境与社会关系中人的主观意志的特定指向,因而后者在社会进化与历史发展中,表现得更为活跃和更加突出。但是对于历史的发展更具根本意义的还是其背后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恰恰是历史上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我们理解历史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这两方面的因素不能截然分开,既要看到特定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的直接驱动装置,也要找到其根本的、物质的动力源,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完整内容与真正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