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世纪之交的这一两年,尽管同世界的其他地区相比,拉丁美洲仍可称得上是一块平静的大陆,但无数的政治冲突和冲突隐患,已使得拉美国家对寻求新的政治模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了。 平静天幕后面的动荡 1998年和1999年,拉美有十几个国家顺利进行了选举和政权交接。这说明拉美国家民主的制度化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拉美政局在整体上是平静的、稳定的。但是,在这平静后面,各种社会的和政治的冲突也有日趋尖锐的趋势。 在哥伦比亚,尽管在国际和国内各方面的努力下,延续了近40年的内战正在争取和平解决的前景,但这个和平进程并不顺利,激烈冲突仍有发生,骚乱、暗杀、爆炸和绑架事件也层出不穷。1999年8月,喜剧明星、和平战士加尔松遭暗杀,震惊全国。加尔松为实现国内和平而奔走呼号,因此遭到顽固势力的忌恨。 在巴拉圭,执政的红党内部两派在争夺国家经济控制权问题上的斗争愈演愈烈。1999年3月,副总统阿加尼亚被暗杀,总统库瓦斯和他的盟友、“军中强人”奥维多被认为是罪魁祸首,巴立即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库瓦斯和奥维多相继流亡国外。 政治暗杀事件也发生在去年的厄瓜多尔。1999年2月,反对党(人民民主运动)议员乌尔塔多被暗杀,尽管政府出具证据打消人们对政府的怀疑,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下降,各种形式的反政府浪潮此起彼伏。今年1月21日,厄瓜多尔又发生了军事政变,马瓦德总统被推翻。 在秘鲁,由于藤森想第三次连任总统和伊尔切夫事件的发生(伊尔切夫是秘鲁一电视台老板,因反对藤森而被迫流亡国外。此事被美国政府认定为对民主的践踏,将由美洲人民法庭判决。藤森为捍卫国家主权,决定退出美洲人民法庭),美国国会正以各种方式对藤森施加压力,这无疑会影响秘鲁政局的稳定。 在海地,自美国用枪杆子建立起所谓“民主制度”之后,小小的海地竟然出现了大小政党30余个。原来由阿里斯蒂德组织的竞选联盟已分裂成两派,两派争权夺利,国内不断出现枪杀事件,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在委内瑞拉,老百姓拥护的查韦斯总统因主张实行新的发展模式,领导人民进行“和平的民主革命”,被美国一些人视为一个“反自由思想”的人物,一个“克隆卡斯特罗”。由于美国的干涉、经济的衰退和最近发生的严重天灾,委内瑞拉形势也是“爆炸性”的。 拉美的政局犹如一张巨大的天幕,表面平静,后面却是令人担忧的动荡,而且,这动荡还有恶化的趋势。 两面性和多变性 在上述背景下,拉美最近一年的选举运动明显地反映出拉美政治进程的一种两面性和多变性的特点。譬如在阿根廷,选民们一方面选举反对党中左派人物德拉鲁阿为总统,另一方面又在议会选举中支持庇隆主义党。在乌拉圭,本来是左派进步联盟的候选人巴斯克斯在第一轮选举中稳操胜券,但最后却又败给了红白两党联盟的候选人。在巴拿马,本来是民主革命党的候选人小托里霍斯占有较多的优势,但最后却是阿努尔福党的候选人莫斯科索赢得了胜利。之所以造成种情况,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选民们凭经验知道,在拉美,选举并不是真正为了保证民主治国,而是为了保证某些人对权力的控制;二是因为相当多的选民对近年推行“新自由主义”所造成的现实怀有一种愤怒的情绪,对投票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最后是因为历史上长期的独裁统治和社会分裂使得选民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强人政治”与左翼势力 尽管如此,在近两年来的拉美选举中还是明显地反映出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政治趋势。一种是强人政治或权威主义政治再度复兴,主要表现在军人势力的抬头。由于内战和国内冲突,或由于外国干涉,军人的影响和作用在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巴拉圭和智利等国有明显的增长。继秘鲁的“藤森现象”之后,1999年又在委内瑞拉出现了令世人瞩目的“查韦斯现象”。查韦斯不但过去是军人,而且还有过领导和发动未遂军事政变的履历。尽管如此,他却深得人心,不但赢得1998年的总统选举,而且又在1999年7月国民立宪议会选举中赢得“压倒性”胜利,国民立宪会议制订的新宪法又于12月15日在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 另一种趋势是左翼政治势力日益壮大。在阿根廷,中左派激进分子德拉鲁阿击败执政党候选人当选总统。在智利,左翼社会党成员里卡多·拉戈斯击败右翼候选人,当选为总统。在乌拉圭,虽然左派联盟的候选人未能在选举中获胜,但该联盟凭借其日益增长的实力,已经打破了红白两党轮流执政的传统,开创了乌拉圭政治的新格局。在墨西哥,为了2000年的大选,执政党的四个候选人都打出批判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旗号,甚至使得墨西哥左翼政党——民主革命党相形见绌。在厄瓜多尔,国内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反对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运动。特别是在委内瑞拉,左翼政治势力不但已经控制了国家的政权,而且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开始了以建设“一个独立自主的、有能力促进民族利益的国家”和“一种人道主义的、自治的和有竞争力的经济”为目标的“和平的民主革命”。 “第三条道路”的走向 拉美政治的上述趋势可以用拉美相当流行的一种说法来概括,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走“第三条道路”。目前,拉美虽然也有极端激进的派别(认为拉美现在的经济政策是新殖民主义政策)和极端保守的派别(主张彻底的自由放任主义),但主流的政治趋势就是“第三条道路”,既对新自由主义不满,也不愿意采取极端行动。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就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把国家统制与自由主义更好地结合起来的‘第三条道路’(Tercera Via)”,即要走一条市场经济与国家作用结合、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坚持民族利益并举的道路。巴西总统卡多佐因提出“巴西向前进”计划,主张发挥国家的作用,以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也被认为是“走第三条道路”。总之,80年代西方债权国在拉美所推行的、片面强调“自由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经过两次金融危机之后,已经越来越不灵了,“第三条道路”已成了拉美国家的一种选择。所谓“第三条道路”,在拉丁美洲实质上就是一条想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片面性,重新强调国家作用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