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依据邓小平的论述,把和平与发展视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科索沃战争的爆发以及美国对我驻南使馆的袭击事件发生后,学术界出现了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疑虑,由此衍生出如何分清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中的主流和逆流?如何看待世界全球化与多极化?如何看待军事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勿庸讳言,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世界主题面临着实践提出的新课题。 一 1.国际战略形势发展存在着两种倾向、两种前途的长期较量。 一种倾向是由于科技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网络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各区域之间更加相互依赖,出现对话合作日益增强的积极倾向;另一种倾向是由于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在失去另一个霸权主义超级大国的制衡后而恶性膨胀,从而更加倾向于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的霸权和强权的消极、反动倾向。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上述两股力量、两种倾向将展开激烈、长期的较量。一方面,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它称霸世界、充当“太平洋警察”,控制全球的野心,而英国、日本等西方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考虑自身的实力地位,也不会放弃对美国的追随和附和;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不会接受美国的霸权,将会对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进行不懈的斗争。同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与美、英、日也不是铁板一块,迎合中有不满,联合中有分歧。两种倾向的存在,使得和平与发展实现的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艰难。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者不会就此立地成佛,它的扩张和膨胀会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并留下阴影,但这种强权、霸权倾向会始终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抵制和挑战,也决不会轻易得逞。当然,这同时也告诫善良的人们,美国霸权主义显著抬头,使当前国际形势出现一定的逆转,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显然存在着新的障碍。 2.冷战后国际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不仅仅是经济因素,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的因素作用并未淡化。 冷战结束后,各国利用这样一个有利时机,大力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抓紧发展经济,使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明显上升。但与此同时,政治和军事安全仍然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因素也没有因为冷战结束而淡化,这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一是冷战结束以来美俄之间的关系,决定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政策的重要因素并非全是经济因素,北约东扩的目的主要出于地区政治和军事安全的考虑,以防止俄罗斯的东山再起。二是美国、日本、欧盟、印度等国家大幅度增加军费,进行重要的军事战略布置,清楚地表明政治和军事安全仍然是国际关系中不可轻视的因素。日本宪法允许日本保持有限规模的防御力量,但是它的军费开支却是我们中国的4倍,美国则是我们的20多倍。 冷战结束后,世界军火市场趋于萎缩, 但美国的军火销售却经久不衰。 从1991年至1998年,美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军火供应国, 增加美国在世界军火市场上的份额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之一。相比之下,我们的国防经费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所谓“中国威胁论”不过是西方国家用来威胁中国的一个借口,是一个狡诈的策略。三是美国的克林顿上台以后,他的对外政策中意识形态的色彩不是淡化了,而是越来越浓厚。美国和它的盟国提出要为保卫共同价值观念而战,克林顿说:“美国要领导一个全部由‘民主’国家组成的世界。”它们用自己并不遵守的所谓“民主”、“人权”等口号挑起冷战,声称要推行“全球民主化”,“不是为土地,而是为价值观念而战”,这是一种新的霸权主义“理论”,它既是霸权主义者的政治纲领和宣言,也是美国在国际关系中强化意识形态因素的表现。这些事实表明,经济实力可以转化为军事实力,但并不能直接取代军事实力;在处理国家关系中,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但并不等于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淡化了,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必须警惕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侵略结合起来,以新的手法进行新的殖民主义掠夺的威胁因素。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弊,机遇与挑战并存。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几乎成了世界各国和国际舆论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之一,人们最初只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讨论和界定它,并且更多地关注它给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机遇,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矛盾进一步地展开和充分的暴露,人们开始意识到,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它给发展中国家送来的是一把“双刃的剑”,可以刺伤敌人,也可能伤及自身;它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使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能够更直接地接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取得更多资金和市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与先进国家的距离,从这点看,全球化趋势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是有利于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全球化是实力的竞争,当代的全球化趋势归根到底是和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3/4,它们在统一的市场中占有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规则、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可以说,全球化进程首先或者说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导和推动的,因此,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而美国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它在平等竞争的旗号下掩盖着自己的经济霸权主义、金融霸权主义、技术霸权主义,实行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经济霸权威胁。所谓“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实际上是向全世界推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它们与发展中国家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在事实上是不平等的。全球化实际是向全球强制推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所规定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马太效应”愈益明显,其结果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为了对付竞争的压力,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放松管制,甚至接受苛刻的条件,结果是发展缓慢,步履艰难,付出更大的代价。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扩展到全球范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这必然给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二 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科学分析判断历来是我党制定战略和政策的基本依据之一。建国50年来,我们既积累了对国际形势正确判断的成功经验,也有着判断失误的教训。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全面、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时代观,进一步思考并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形成更加客观、全面的内外政策。 1.霸权主义膨胀并未改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