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称,赫尔辛基首脑会议是“一次历史性会晤”。它的历史性,含三层意思:一是它为本世纪最后一次欧盟首脑会议,独得世纪之交的天时;二是除欧盟15国领导人外,13个申请入盟国领导人11日也来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荟萃28国领导人,盛况空前;三是欧盟轮值主席国芬兰总理利波宁说,“土耳其获得入盟申请国地位是本次会议的最大成功”,他大约是从15国达成一致的难易上讲的。其实,会议的最重要成果,应该是就扩大、改革和防务作出了决定。本次会议的精神将会长期影响欧洲建设的未来。 欧盟扩大实为东扩,因为已经或将要进行入盟谈判的12国中,有10个是中东欧国家。欧盟东扩战略,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欧盟采取渐进的、一视同仁的东扩策略,是经过反复掂量的。事实已证明,若在东扩上有明显的偏爱或侧重,会使中东欧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不平衡,引发许多社会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一种趋向,欧盟为东扩所付出的代价,很可能使步后尘者叩击欧盟大门的时间更长。15国领导人希望凭借实力,为下个世纪处理欧洲事务、为在世界多极化角逐中抢占有利地位。 欧盟机构改革是扩大和深化欧洲建设的迫切需要。为此,会议定于明年初启动政府间会议。限制欧盟委员会的人数,在理事会表决中让大国合理享有加权票,扩大有效多数表决制的使用范围,是政府间会议的主要内容。欧盟委员会委员人数现在是大国占两席,小国各一席,已经有点显多了,遭到“官僚机构”、“人浮于事”的责难,若委员随扩大而增加,怎么得了。至于有效多数表决制,若不扩大使用范围,欧盟最高权力的理事会将会议而难决甚至瘫痪。此外,从人口实力方面来讲,新加进来的都是小国,大国为防止“小国专制”,一定要加权票,否则,主宰欧盟事务的德、法、英、意等大国是不会答应的。 首脑会议还决定政府间会议要讨论“强化合作”,所谓“强化合作”,是欧盟几个或多个“前锋国”在某个领域内先行一步,其他成员国无权否决,但可在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参加进去。 此次首脑会议上,与会者一致同意加强自主防务,尽快建立起一支归欧盟统属的快速反应部队。今年,在科索沃战争的推动下,6 月的科隆欧盟首脑会议第一次堂而皇之地提出要发展自己的防务。如今,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将这种意向具体化,表明欧洲朝自主防务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在防务领域内,为何要加强共同防务?据欧盟领导人的答案大致上有两个:一是欧洲人想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美国的庇护和约束,二是在欧洲和世界上赢得尊重,在政治和安全上获得和自己经济实力相称的地位。 利波宁在会议结束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欧洲部队只是“快速反应部队”,只是处理危机和维和的,不是为了战争。 值得注意的是,搞防务是要投资的,可欧洲人恰恰不愿为此多花钱,以下数字足以说明问题:从1992年开始,欧盟15国军费开支一直呈下降趋势,总计降22%,如1999年比1998年降7%。 而美国的国防预算呈上升趋势,如明年要比今年增6.9%, 北约成员国平均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而北约内欧盟一些国家的这一比例只有1.1%左右。显然,要扭转这一状况,单单是领导人的政治意志,是无济于事的。欧洲防务毕竟开步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本报赫尔辛基12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