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为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内一个阿尔巴尼亚族人占多数的省份。初期,科索沃危机本质上是一个主权国家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与维护国家统一的政府之间的冲突。但这个不太复杂的国内冲突却引来了以美国为首的十几个北约国家的武装干涉。美国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违反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绕开联合国安理会,武装干涉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内政,其主要战略目的是推行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 一、南联盟缘何成为推行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的试验场 这是由冷战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特点和南斯拉夫在欧洲地缘政治角逐中的地位决定的。 首先,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面临新格局、新秩序建设。由于两极格局的解体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不是因为一方战胜另一方的世界性战争产生的。这就决定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世界秩序的更替具有不同于以往格局转换、秩序更替的特点,即不可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凡尔赛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雅尔塔秩序一样,在旧格局、旧秩序解体的同时,由少数大国召开一系列国际会议,依据它们对战争胜利所作贡献的大小和战后初期实力差别,分享世界权力,划分势力范围,确立世界秩序。世界新格局、新秩序的建立只能经由各种国际力量在国际舞台上的激烈角逐,包括决定生死的增强综合国力的竞赛和对世界事务、地区事务主导权,重要战略资源、战略地区控制权的长期较量来实现。因此,冷战后,发生在国际舞台上的重大冲突,尤其是那些发生在大国集中的欧亚大陆上的冲突,总能成为大国显示实力、表现作用,落实其国际新秩序构想的较量场所。 其次,南斯拉夫位于巴尔干的中心地带,是前东欧国家中唯一没有申请加入欧盟、北约的国家,被美国等西方国家视为欧洲联盟扩大、北约东扩的主要障碍。此次美欧联手,意在拔除南斯拉夫这个阻碍欧盟扩大、北约东扩的钉子。对美国来讲,一旦南联盟这个钉子拔除了,美国不仅能够大大推进北约东扩的步伐,充分把持欧洲事务的主导权,而且使美国的欧洲战区和中东战区连成了一体。美国的势力范围就能东至独联体,西至大西洋,北至北冰洋,南至印度洋。南联盟被征服后,美国控制除独联体以外的欧洲的“新秩序”也就大体完成,此后它就可以更多地腾出手来解决其他地区的问题,安排其他地区的秩序。 再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不少政治家、军事家和国际关系学者都鼓吹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是在欧亚大陆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支配这两个大陆,尔后用这两个大陆的合力进攻美国。对欧亚大陆出现一个超群国家或国家集团的恐惧,使超级大国美国战后一直将这个地区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点。克林顿政府上台后,又将防止任何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或新的超级大国崛起控制西欧、东亚、西南亚、前苏联地区作为当前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但近年来,欧亚两个大洲上的国家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在美国看来对其称霸世界构成严重挑战的变化:(1)欧亚两大陆相互接近,并在1996年3月于泰国曼谷召开了亚欧首脑会议。(2 )欧亚两大洲的大国宣布要建立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欧盟与俄罗斯宣布建立“和平伙伴关系”,法德俄首脑会晤频繁。中法在1997年宣布建立“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文件,确定了中欧首脑每年会晤一次的制度性安排。1996年,中俄两国宣布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8 年4月,叶利钦访问日本,宣布超越两国领土矛盾,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两国发表联合宣言,决定建立“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大国许诺建立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彼此谅解,加强合作,对于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制约唯一的超级大国独霸世界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决不会将权力拱手让人,它必然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制止两大洲的国家过于接近,破坏两大洲大国之间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科索沃危机恰好成了一个重要机会。 美国领导层以为,它操纵北约国家绕开联合国安理会轰炸南斯拉夫,势必激起俄罗斯的愤怒和中国的反对。中俄反对北约国家轰炸南斯拉夫,肯定会加深它们与西欧国家的矛盾。尤其是,如果俄罗斯的反对过于激烈,并采取维护自身利益的某些对抗性措施,必定会引起欧盟国家和俄周边国家更强大的恐惧感。一旦这种恐惧感实实在在地形成,俄罗斯与德国、法国刚刚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和“和平伙伴关系”,都会化为乌有。但俄罗斯对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反应过于软弱,没有达到美国所预期的目的。5月初,在俄罗斯的调停下, 八国集团就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达成框架协议。如果依据该框架协议的原则实现了科索沃危机的和平解决,美国的战略目标就不能完全实现。5月8日,美国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试图使局势恶化,并从中渔利。 二、从科索沃危机看美国国际秩序的新调整 布什政府以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的胜利为契机,提出了美国领导世界的“新秩序”构想。克林顿政府通过科索沃危机向世人显示,美国推行它领导的世界秩序志在必得。克林顿政府不仅继承了布什政府关于美国国际新秩序构想的基本方面和主要内容,而且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实力地位的增强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加强。概括起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谋求美国在世界范围的唯一领导地位。 1991年1月,布什总统在其《国情咨文》中说:“在世界各国中,只有美国同时具有道义上的声望,也具有维持这一声望的手段。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护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但当时美国尚处在经济衰退之中。海湾战争期间,美国财政“捉襟见肘”,不得不四处“乞讨”,强迫盟国支付战争费用。美国一些报章评论海湾战争是美国出人出枪,日本、德国、沙特出钱,为日本、西欧、沙特的石油利益而战的“雇佣战争”。 美国谋求领导世界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自1991年下半年起至今,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不仅扭转了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连续下降的局面,使美国重新赢得对日本、西欧的比较经济优势,而且推动美国经济实现了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为今后若干年内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随后蔓延至俄罗斯、拉丁美洲,使东盟各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巴西经济遭到严重打击,中国、欧盟各国经济也深受影响,美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从中大获实惠。美国领导层挟美国经济的新优势谋求一国领导世界的气焰更为嚣张。今年2月26日, 克林顿在旧金山对美国政界和商界人士发表讲话,吹嘘说他制定的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基于两个立足点:一是世界各国的联系日见紧密,要使这个联系紧密的世界避免过去的灾难,必须有一个领导,且只能有一个领导;二是美国得益于这一全球化的趋势,更加繁荣,更具信心,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不惜在国际关系中频繁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