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发展至今虽然余波未了,但可以说高潮期已过。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之突然,波及面之广,摧毁力之大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尽管危机对国际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影响因为时滞原因尚未完全显现,但人们已能深刻体会到这种变动的趋势。现就可见的及可能显现的变动做一简单的分析。 一、“危机圈”把新兴市场国家连在了一起 如果把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理解为一种过程的话,那么危机的前奏不是在泰国,而是1994年的墨西哥。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形势急剧恶化,比索大幅度贬值,外资大量抽逃,墨西哥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以此为标志,意味着全球性金融危机已进入了活跃期。1997年7月2日,处于暂时休眠期的危机在时隔两年半之后复活,在泰国全面爆发。仅用了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危机横扫东南亚五国,11月北上韩国,成功摧毁韩国汇市、股市。1998年6月、8月,金融危机两度袭击俄罗斯,引发俄罗斯国内金融形势急剧动荡。1998年底金融危机再次回到拉丁美洲,袭击早已确定的目标——巴西。至此,历时四年的金融危机在环绕太平洋一圈后暂告终止,可以说金融危机的喷发期业已结束。 在列举一长串经历金融危机国家的名单时,能得到这么一条简单却惊人的结论: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全都是所谓的新兴市场国家。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或是在经济上取得了飞速发展,或是在经济体制上经历了全面的市场化改革。他们中的大部分已被美国列入未来潜力最大的十大市场之列。在国际经济与政治格局中,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已成为一支不断壮大的力量。然而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特别象印尼这样的国家,危机使得经济上数十年的努力化为泡影。经济实力的削弱直接影响到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的发言权。 新兴市场国家作为一支飞速发展不断壮大的力量,突然停止了前进,并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萎缩,必然会打破原有国际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平衡,必然会激发已适应原有发展趋势的各种经济与政治力量开始一场新的利益争夺。 二、国际经济与政治格局变动的静态分析 从整个金融危机来看,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只有新兴市场国家与美国是这场格局变动的主角。虽然欧盟或日本也是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国,但都因为各自内部的原因而无法投入全力来参与这场竞争。剔除国内因素,在与新兴市场国家竞争中,美、欧、日三方具有众多的利益共同点,所以对美国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对欧盟与日本的分析。例如美、欧、日三强在相互之间的金融市场开放问题上存在利益冲突,但在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问题上态度是完全一致的,美国往往是三者的代言人。 通过上述简化,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与政治实力有所降低,而美国的实力得到了巩固并有所增强。 首先从经济格局来看,金融危机标志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戛然而止。当然这种突然的经济急刹车从另一角度也说明新兴市场国家原有的经济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但想短期内重现高速增长决非易事。其关键原因在于新兴市场国家在产业转型问题上出现了问题,这也是金融危机光顾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的内部原因。新兴市场国家过去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得益于外向型的以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这种产业结构体系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特别是随着信息、金融等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已不再具有竞争优势。新兴市场国家并不是象某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没有意识到产业转型的迫切性,而是在转型目标体系的选取上犯了错误。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人才的净流入国,却成为人才的净流出国。没有雄厚科研基础的新兴市场国家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仅把高科技产业列为长期发展的一种目标产业,却急于把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列为短期经济主导产业目标。但新兴市场国家国内资金有限,于是纷纷向外资开放,包括对短期资本项目的开放。开放的结果是一小部分外资吸引了新兴市场国家国内全部的流动资金,投入到以房地产为主的长期项目建设上,而一部分外资则躲在进出完全自由的短期资本市场中制造泡沫。最后进入的一部分外资通过东道国开放的金融政策在当地金融市场以东道国货币大量举债。这一切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待危机一爆发,外资疯狂抽逃,引发汇率狂泻,本已捉襟见肘的国内资金又无法自救,只能采取提高利率的手段进行无力的抵抗,最终诱发经济的全面崩溃。因此产业转型出现的政策失误是造成新兴市场国家遭受金融危机打击的最根本原因。也正因为是产业转型的原因,所以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故而短期内恢复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现实的。但实现恢复性增长还是完全有可能的。一是由于经济泡沫已得到完全释放,二是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原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没受到根本性的破坏,仍能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以来已维持了96个月的持续增长。失业率、通胀率持续下降, 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道琼斯指数轻松越过7000点、8000点、9000点大关后又多次上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0000点大关。 美国经济之所以具有如此活力,主要是得益于其对经济发展趋势的把握。美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早已在诸多高科技领域做了多年的基础性研究。在科研成果转化进程中,也很好把握了节奏。这种节奏感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控制好高科技技术转入商业用途的步伐。因为科学研究成功与否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成果的分布在时段上是不均匀的。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研发展的不稳定将直接导致经济的波动。美国意识到这一点,建立了科学成果的储备体系,人为消除了科研开发上的自然波动,保证在任何时期都有一定量的科研成果来带动经济的增长,从而根本上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二是注重科研成果潜力的挖掘,使科研成果能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三是强化科研成果的后续开发。四是增强对科研成果的产权保护,努力降低别国对本国科研成果的跨国吸收作用( Gross- country Knowledge Assimilation Effects)(注:David Currie Paul Levine Joseph Pearlman and Michael Chui"phase of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North- South endogenousgrowthmodel Oxford Economic Papers Volume5 1 No.1 Jan.1999.),这就使得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产生科技依赖。无疑科技依赖比资金依赖更具依附性,这将使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只能停留在模仿发达国家产品阶段,而不能转入使经济体系具有造血功能的创新阶段。金融业是美经济的又一支柱。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放松了诸多金融管制,实现了美国金融领域的“BIG BANG”。随之而来的金融创新并没有给美国经济带来危机,因为尽管美国摈弃了诸多对国内金融交易的限制,但其“自由度”仍然无法与根本没有制度可循的国际金融市场相比。因此大量的游资仍流向了国际金融市场。即“世界上的富裕大国通常不会受到资本外逃和货币袭击的影响,因此它们的行动也许会葬送一个新兴经济,可它们自己却安然无恙”(注:[美]贾斯廷.福克斯:《美国经济预测:基本上仍然一片光明》,1999年 2月15日《财富》。)。在科技与金融领域上的优势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先驱。然而在看似光明一片的大背景下,美国经济内部存在的问题却不易暴露。虽然美国经济增长有高科技产业的强力支撑,但美国经济已出现了泡沫。这些泡沫一部分来自新兴国家市场的转嫁,即由大量游资从新兴国家股市汇市撤回国内造成的,更关键的是美国在生产率上升与高科技产业强劲增长的大环境下,人为在制造经济神话,表现出了对国内经济的盲目乐观。这种乐观情绪甚至感染了美联储。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美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表示了自己的担忧,甚至预言“美国经济有可能在12—18月内引发全球经济的衰退”。(注:Sushil B. Wadhwani"The U.S.stock market and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NationalInstitute Economic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