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人类实践对哲学和哲学史的根本制约性,从哲学史的基本内容、思维构架,哲学史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探求,哲学史所追求的世界的完善化和人的自由的内在统一,以及这种理论探求的统一所深刻反映的对人自身的生成过程和人的主体性的现实历史的把握等四个层面,来说明哲学史与人类史的内在联系,力图探明哲学史的真实本质和深刻底蕴。 一、哲学史的基本内容和思维构架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类掌握世界和自身的理论思维形式。与具体科学不同,哲学不是撇开人和人的活动,撇开对象与人的关系,把研究对象当作自在的存在,单纯就对象本身去说明对象。反之,哲学是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角度去思考对象、解释世界的。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认识制约着对世界的解释,构成世界观的基本内容和哲学思维方式的基本构架。在哲学史上每一个解释世界的具体模式之中,总是蕴涵着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深层结构。 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之构成世界观的基本内容和哲学思维方式的基本构架,是由构成哲学及其历史发展的最切近的基础的人类实践的目的和方式所决定的。人类实践就其目的来说,是要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本性的真善美统一的世界,使人能自主地支配自己的生活条件,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类实践的这一目的,只有通过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本质与其存在、自由与必然等矛盾才能实现。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就是解决这一系列矛盾的客观的物质方式。哲学是为实践服务的,这种服务是从总体上和根本上揭示和阐明人与世界的矛盾运动及人类解决这一矛盾的实践活动的本质、方式和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内容来为实践提供理论根据的。因此,受实践的制约,哲学总的来说是思维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的。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全部人类史关注的焦点,人类实践所引起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历史发展构成了人类史的基本内容。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解决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矛盾从而不断地解决人与自身的矛盾(人与自己本质的分裂)的历史,人类的发展就是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进程中不断实现的。由此所决定,哲学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认识,以及从这一认识出发而对世界所作的把握和解释,本质上是对人类史本身的深刻反思。哲学史的内容也就是人类史的内容,哲学史是以理论的方式再现了人类史中所发生的人与世界的矛盾运动的客观过程的本质内容。 人与世界的关系在另一方面又构成现实世界的基本内容。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及其所形成和引起的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创造出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又构成了“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77页)。这表明了人类史与世界史是内在统一的。这种统一反映到哲学及其历史发展中,必然导致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因此,真正说来,对世界观的研究在另一个方面同时也就是对历史观的研究。哲学史就其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言,它所展开的对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的矛盾关系及其发展过程的研究,既是对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的探讨,也是对人类历史本身的思考。而且,人类哲学研究的实践目的决定了世界观的研究归根到底是服务于对人类史的理论探讨的。 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形成哲学思维的基本坐标。然而,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而变化发展的。人类实践所引起的人类自身与对象世界的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哲学研究视角的变化和解释模式的改变。哲学解释世界的模式、原则是受人类实践及其历史发展所引起的人与世界关系的演变和深化所制约的。如果我们深入到哲学史的内在进程,我们便可以发现,哲学史是受人类史制约的,它对世界的解释及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是和人类史的发展阶段相平行的。 从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制约性和平行关系。在古代,与人类极为低下的生产力状况和完全受制于自然的生存状态相适应,哲学只是从存在的层面追问和思考自然事物的生成变化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也是被放在这一层面上来直观。世界被看作存在物的总汇,人只是其中的一种存在物,对世界的解释是围绕着本体与万物,而不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来展开的。在中世纪,人虽然成为宗教和哲学关怀的对象,但人受自然和社会的压迫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极端落后性又使人意识不到自身的力量,于是,上帝作为救世主成了神学哲学的最高对象。以论证上帝存在和宗教教条为其主要任务,通过人与自然、灵魂与肉体、此岸与彼岸等对立及使人从属于神,寻求人性和神性在彼岸世界中的统一,便是这一时期人与世界的关系在哲学上的折射。文艺复兴以来,随着科学和生产力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发现,哲学把目光从彼岸拉回到现实,转而信任人的理性和自然,从人的理性出发去理解和认识当前的这个世界。于是,世界被当作认识的客体,人被提升为认识的主体,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成了近代早期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哲学家们从这一认识关系的层面出发去把握和解释世界,论证人的自由。近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性及其本质力量,引起了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根本改变。与此相应,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世界被看作人的对象化,看作人的精神本质的实存和显现。人与世界的关系被提升到实践的层面乃至理性本体论的层面来把握,哲学因而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存在关系的抽象统一去揭示世界的合理性和人的自由,以抽象思辨的形式把改造世界的原则引入解释世界的模式之中。这样,人与世界的关系,由存在关系经过认识关系又回到了存在关系。但前一个存在关系是从世界的自在存在来解释人的存在,后一个存在关系则是从人的理性存在及其实践活动,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现实化(不过,这一切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都被抽象化了)来解释世界的存在。西方哲学解释世界模式的这一由自然主义、神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由宇宙本体论、神学本体论向理性本体论的演变过程,显然是与人类实践进程所引起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发展相一致的,是人类实践和人类主体性发展的历史进程的理论反映,它表明哲学史是对人类史即人对自身与其世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实践改造的历史进程最基本层面的昭示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