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结构主义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的法国,由于这种理论一开始就公开地与传统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唱反调,而且处处表现出一种对迄今为止我们所取得的认知成果一概表示怀疑、并且要从根基上颠覆和否定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各种认知范式的倾向,因而自从它提出起,就以一股势不可当的劲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一、结构主义的主要观点、理论局限和后结构主义的产生 后结构主义是由结构主义发展而来。结构主义认为对象是由成分组成,而成分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结构;要了解对象或成分的性质,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整体结构的性质。对此,英国的迈克尔·莱恩在《结构主义入门》中说,结构主义“坚持只有存在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适当地解释整体和部分。结构主义方法的本质和它的基本信条在于,它力图研究联结和结合诸元素的关系的复杂网络,而不研究一个整体的诸元素。”(注:迈克尔·莱恩:《结构主义介绍》, 见《外国哲学资料》第4辑,174~175页,商务印书馆,1978。)而在结构主义者看来,结构又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只是现象的外部联系,通过人们的感觉就可以知道,而深层结构则是现象的内部联系,必须通过模式才可以认识。而真正决定对象性质的,不是表层结构,而是深层结构。因此,发现对象的深层结构,便成了结构主义所要从事的主要工作。 结构主义认为,要发现对象的深层结构,首先就必须找到对象的表层结构。只有在找到了对象的表面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构(如各种社会关系、神话、思想的诸形态)后,再通过对此的研究后才能探索各种不同的表层结构所共同依附的、具有支配作用的深层结构。在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过程中,结构主义提出了“分割”和“编配”的基本方法。所谓“分割”,就是把对象分解为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或单元;而所谓“编配”,就是把分解的部分或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则、秩序重新加以组合,从关系的整体中再现对象的本质。分割的目的是编配,而只有通过合理的编配,才能找出决定对象性质的深层结构的模型。 结构主义方法最初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于本世纪初在语言学研究中提出来的,后来,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又把它应用于人类学研究中去,形成了结构主义人类学体系。自此以后,许多思想家争相把结构主义方法与其它各学科相结合,从而一时形成了一股新思潮。在这股新思潮的影响下,法国思想家福柯也把结构主义方法应用于历史学和科学史方面的研究。福科通过对欧洲近代思想发展的研究、分析,认为欧洲近代思想的发展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是一个在认识范围内结构不断交替的过程。在每一个认识范围内都有一个具有固定结构的“认识型”,而这些“认识型”之间却彼此没有内在的联系。 福柯认为欧洲近代认识发展中经历了三种类型的“认识型”。第一个是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以前)的“认识型”,它组织知识的基本原则是相似范畴。此时,物和词纠结在一起,物隐藏着语言的背后,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词作为一种记号与事物相类似而联系起来。第二个是古典时期(17、18世纪)的“认识型”,它组织知识的基本原则是同一、差异范畴。此时,词与物之间有了差异,于是认识的重点放在分析、分类上,尽可能按照同一性来进行分类,把相同的放在一起。此时期的普遍语法是用名词来表示同一与差异的系统,即一个名词表示一类的物,不同的物则用不同的名词来表示。第三个是19世纪以后的“认识型”,它组织知识的基本原则是历史范畴。此时期的科学不满意于词是物的代表、记号,而要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根源,揭示其本质。福柯认为,“认识型”决定文化类型。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自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社会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文化类型。 按照结构主义的一般原则,当找出不同时期的认识结构(即福柯的“认识型”)后,就应继续寻找这些不同认识结构间的共同结构。列维—斯特劳斯也正是在找出不同神话结构后,才找出它们的共同结构的。但是,福柯却未这样做。事实上,在福柯看来,要寻找出决定不同历史时期的认识结构的共同结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共同的东西。在这里,便出现了福柯与前结构主义者在思想上的差异。其实,福科的思想与前结构主义者思想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应该说前者是后者合乎逻辑的发展。因为,列维—斯特劳斯分析的是同一时期(共时)不同神话之间的关系,因而便容易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结构;而福柯考察的则是不同时期(历时)的认识型,因而难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在早期结构主义者那里就存在有把结构与客观事物割裂开来的倾向。失去了客观事物这个中心,不同历史时期认识结构之间共同结构更加难寻找了。尽管索绪尔和列维—斯特劳斯也看到了语言与对象、神话结构与自然界的联系,但他们根本上还认为语言和神话结构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它们不是对对象、自然界的反映,而是一种精神模型。既然结构是思维的产物,没有客观的来源,那么,不同结构之间缺乏共同的东西就容易被理解了。于是,福科关于不同认识型之间没有共同结构的思想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当福柯研究了认识型理论后,他马上便得出了“西方文化发展没有连续历史”的结论。在他看来,西方文化存在着两次大的断裂:一次断裂是出现在文艺复兴时代和古典时代之交;二次断裂是出现于古典时代和近代之交。这样,福柯便用后结构主义思想(即解构主义思想)取代了结构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