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通货紧缩会不会结束 经济着陆了,落在泥潭里,必须下猛药。物价上涨不一定带来总需求的上升,通货紧缩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关于通货紧缩是否结束,学术界有两种意见:第一,通货紧缩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短期内不可能扭转这个趋势;第二,现在已有结束的迹象,如7月份物价有所回升,因此,这种情况可能结束。 关于这个争论,须从通货紧缩的原因谈起。紧缩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收入预期是紊乱的,因为这与1994年宏观调控政策有关,当时的政策是对的,但力度过大,时间拖得过久。中国经济的许多问题不是单纯靠紧缩就能解决的,紧缩后造成下岗人员增多,人们担心没有生活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利率一再下降,人们还在存钱。收入预期的不旺造成了市场的积压,同时,紧缩使企业盈利机会减少,无钱可赚,从而造成相互拖欠增加,又促使下岗人员增多。我们的问题是,经济遇到特殊情况,虽然着陆了,但不是降落在平地上,而是落在泥潭里,一下子起不来了,必须下猛药才行,必须用拖拉机把飞机拖出来才行。 降息、收利息税虽能逼出一点储蓄存款,但由于现在个人存款性质是个人生活保障金的预留,短期内人们还是不敢消费。 二问:政府的投资能起多大作用 政府投资的问题在于靠什么还债,不带动民间投资,政府这辆车头就拉不动太重的车厢。政府从去年起就增加投资,增发国债1000亿,现在又增发600亿。首先承认增加投资可使社会需求有所增加, 但投资本身也有局限:第一,投资的钱是靠发国债得来的,迟早要还,而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如修江河堤坝,其效益是减灾效益,但无直接收入;修公路铁路可以增收,但短期内很难。所以政府投资的问题在于:第一,靠什么还债?第二,政府投资可拉动一些需求,但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因为投资投到了修江河堤坝、公路铁路等方面,招的都是农民,虽然缓解了民工分流的压力,但解决不了城市就业问题。第三,政府投资数量毕竟有限,如果它带动不了民间投资,政府这辆火车头就拉不动太重的车厢,不能带领中国经济走出困境。 三问:货币政策能起多大的作用 货币政策微调的办法,目前解决不了大问题。货币政策其作用有限。现在利率很低,但社会调查发现,更多的人还是要存钱,理由是放在家里不安全,所以降低利率很难再起作用;第二,降低央行存款准备金利率,迫使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这样的作用虽然有效,但不大。因为企业没有效益,商业银行找不到合适的放款对象,放款更加谨慎,或者怕收不回贷款而不敢放款;第三,扩大货币供应量。在目前的情况下作用不显著,因为企业没有效益,不敢贷款。 问题不在于企业改不改制,如果没有市场,产品无销路,企业还是不敢贷款。只有在整个好转的情况下,政策才会起较大作用。以上讲的是靠货币政策微调的办法目前已经解决不了大问题。 四问:中国经济下一步怎么走 在对外开放之前何不先对国内开放呢?内力增强了,才能应付加入WTO后的新情况。去年以来,关于如何进行下一步改革,归纳起来, 经济学界有三种不同的思路。 第一种:调整分配结构思路。持此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今天中国销售不旺的原因是收入分配失调,所以改革思路应放在调整收入分配的结构上,就是让有钱人帮助穷人,发达地区帮助不发达地区,从而使中国经济摆脱困境。这个思路提出的措施有可取之处,但作为一种改革思路是错的。因为当前的问题是,必须先把鸡蛋糕做大,否则无论怎样切也不会分配好。改革开放后,我们面临两种选择:如果致力于缩小国内差距,就可能扩大与国际的差距;如果致力于缩小国际差距,一定时间内可能加大国内差距。目前,应当首先缩小国际差距,加快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协调国内的收入分配。另外,若把调整分配结构作为改革的主要措施,弄不好就很可能回到原来的平均主义老路上去,也可能变成杀富济贫。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放慢,首先受损失的就是向沿海输送民工和初级产品的内地,从而加大内地的压力。所以这条思路可能带来沿海与内地两败俱伤。 第二种:集中财力思路。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很低,而要办的事情很多,应把收入集中起来办大事。他们提出的措施可以作为参考,但作为一种思路也不正确。财政是个水库,企业就是上游,上游有水水库满,水库有水水渠满。现在,上游已快干了,再集中财力,则上游更干,企业处境更难了。 第三种:民间资本介入思路。让民间资本进入国家垄断的非竞争性领域的最好办法是发展公共投资基金,包括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现在老百姓的存款和现金有七万亿元,很多人在寻找投资渠道,那么就大力发展公共投资基金引导他们。 把公共投资基金投进去,在一些领域进行股份制改革,如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为股份制银行;如保险业、通讯业、重工业等,都可照此方式改革。除了个别行业(如印钞票的行业、尖端武器等还是要国家垄断的),公共投资基金投入后,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企业制度发生变化,制度创新也就使技术创新跟上来了。在公共投资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有生命力的多元投资大企业,增加企业内力,加入WTO也就不怕了。 所以,在对外开放之前,为何不先对内开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