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初,为了完成年GDP增长8%的目标,我国政府提出要以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作为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地刺激国家内部的各种需求,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尽管1998年的增长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经济发展的前景并不容乐观:1998年人行数次调低利率,希望以此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因而可以预见将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由于在整个国家的基础设施中,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来说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本文主要以城市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本文中城市基础设施所包含的内容为: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城市能源系统;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通讯系统;城市防灾系统。 城市的发展所需要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到位,它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仅直接参与生产,服务生产,而且间接支持生产,保障生产、生活。可以说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对于各个城市的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发展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他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从总体上讲,发展水平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和维护城市基础设施的资金难以保证充足;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不得法(尤其是公共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考虑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导致许多城市污染日益严重。 所有这些问题,最难以解决的、而又最为重要的就是城市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问题。很明显,国家财政已经愈来愈难以负担如此巨大的资金额,因此必须适当引入私人投资。 一、引入私人投资的必要性 1、由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方面, 必须不断建设新的基础设施以适应城市的不断扩张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对旧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改造,因此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资金在迅速增加。但是,作为基础设施主要来源的国家财政,其增长速度却远远不能跟上基础设施资金的增长(下表为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额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和占GDP的比重)。而且作为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 可谓百废待兴,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急需资金,政府应更加重视如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这样就必然造成资金运用上的冲突,要想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适当引入私人投资。 上海市基础设施投资额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和占GDP的比重 项目 基础设施投 年政府财政 GDP 年份 资额(亿元) 支出(亿元) (亿元) 198936.09 73.31696.54 199047.22 75.56756.54 199161.38 86.05893.77 199284.35 94.09 1114.32 1993 167.94 129.26 1511.61 1994 238.16 196.92 1971.92 1995 273.78 267.89 2462.57 1996 378.78 342.66 2902.20 1997 412.85 428.92 3360.21 项目 基础设施投资额与 基础设施投资额 年份 财政支出的比例(%) 占GDP的比重(%) 198949.23 5.18 199062.49 6.24 199171.33 6.87 199288.80 7.57 1993 129.92 11.11 1994 120.94 12.08 1995 102.20 11.12 1996 110.54 13.05 199796.25 12.29 2、公共部分投资的投资质量令人担忧。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金额大、盈利水平低、回收时间长的特点,也就是说这些项目的效益产出不很直接,所以对于缺乏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公共部门来说很有可能出现如低效率、低质量、和“吃唐僧肉”的现象,甚至可能导致一些贪污、浪费、偷工减料、损公肥私的恶劣情况发生,例如某些“刚剪彩又翻建”的公路工程。而如果引入私人投资,由于他们涉及到自身的直接经济效益,所以管理、控制机制比较严密,而且一些信誉良好的私人投资者,其建设质量、经济效益都明显优于公共投资。 3、公共部分过多投入基础设施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政府过大规模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可以在短期内达到刺激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但从长远角度看,庞大资金的占用而又不能迅速回收,不仅会导致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资金短缺甚至紧张,而且如果是国债或外国贷款,就必然由于时间的原因,使资金的风险大大增加,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来说非常不利;另一方面,过多的投资,必然导致费用承担上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政府为了回收资金而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费用,就会使现在的使用者和纳税人承担了本应是将来的使用者和纳税人承担的那部分费用,这显然有失公平。而且费用的增加和税赋的加重有可能直接导致社会的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