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金华市被国家计委批准建立国家级“一优二高”农业示范区,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农产品转让型“一优二高”农业示范区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试点区。农业银行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会同计委、农业局等部门,结合本地农业生产现状,认真筛选项目,及时发放贷款,支持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农业技术配套等四大体系建设,为金融如何在农业发展新形势下加强信贷支农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 1.选好项目,合理规划。金华市一优二高农业示范区建设区域范围包括义乌、东阳、兰溪市及婺城区,建设期限为五年由于示范区范围广、建设周期长,为了避免重复立项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农业银行首先积极参与了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的规划与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负责示范区建设总体设计、项目编报及总体领导工作,并根据商业性金融如何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指导意见,从项目投资主体是否明确、承办单位机制是否灵活、资源优势是否相对明显、科技含量高不高、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等五个方面对项目进行了第一层次的过滤。然后从项目单位经营能力,自有资金筹集,资产负债和偿债能力方面进行财务论证评估,对评估后初步合格的项目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立项。自1994年至1998年五年间,省计经委共批准“一优二高”农业示范区项目30个,项目概算总投资4.6234亿元,其中专项贷款1.193亿元, 企业自筹3.4304亿元。在这30个项目中,按计划顺利实施的项目有22个,占73.3%;基本按计划要求实施、进展情况较好的项目有3个,占10%; 项目建设进度一般的有5个,占16.7%。30个项目共到位资金3.5146亿元, 到位率76%,其中专项贷款实际到位10888万元,到位率达91%, 自筹资金实际到位32.3%。据对目前已峻工投产的22个项目和能力边建边生产项目的调查情况看,到1998年底,已累计完成产值19.98亿元, 实现利税3494万元,创汇1297万美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已经培植了几个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性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 2.选准环节,加大投入。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即“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千家万户生产”,把“一优二高”农业项目按性质合理归并到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农业技术配套四个环节中去,以期建立起一条能拉动农业发展的产业化“经营链”,促进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内外贸相结合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俱佳的农产品转化型“一优二高”农业示范区的形成,达到增产增值、转化增值的目的,发挥对全省乃至南方红壤地区的辐射、示范作用。依据这一思路,农业银行把握贷款投向,加大投入力度。(1)加大对农产品基地的投入。 首先是积极扶持农业生产企业发展优质农产品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基地, 共发放贷款9笔,金额1640万元,支持东阳市两万头猪场、金华市石门农场铃菜生产基地、义乌东太养殖场工厂快速养鳖等8家农业企业9个项目(含续建)的建设。其次是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发拳头产品,发展以一定范围农户为基础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累计发放贷款6笔,金额800万元,支持金华金佛手公司、义乌神得亨饮料公司、东阳花园火腿厂等10家企业发展生产、建成金华佛手、猕猴桃、草莓等3个名优特农产品基地, 其中对义乌神得亨饮料公司发放贷款400万元,使公司完成了300亩基地建设,年产值2700万元,利税218万元。(2)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生产,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农产品进行精加工、深开发,突破鲜活农产品季节性强、贮存难等限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此类贷款累计发放12笔2210万元,支持了农业加工企业9家。 其中向兰溪市茶场发放专项贷款280万元,建成了年产500吨蒸青茶项目,年加工茶叶青叶2100吨,经加工后,茶叶价值可提高5倍,产品全部外销日本, 年可创利429万元。(3)支持农业技术配套项目建设,帮助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发展而单家独户又无力解决的农业瓶颈项目,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抗风险能力,此类贷款累计发放11笔2360万元,支持了金华种猪场全价饲料加工厂和扩建种猪生产群、东阳水稻新科技育秧9个项目建设, 其中金华种猪场加系大约克种猪场核心群项目,1996年4月引进163头加拿大大约克种猪,按国际惯例进行严格规范管理,种猪核心群生长良好,目前已销900头,平均售价2300元,经济效益较好。(4)大力扶持农产品市场建设,为农民农业走向市场架金桥,如义乌农贸城从1995年开工建设至今累计发放专项贷款2320万元,目前已初具规模,完成了果品、粮油、蔬菜、糖蔗等市场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 3.注重管理,提供配套服务。银行一旦与企业建立了信贷关系,就不自觉地与之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因而农业银行在对“一优二高”农业项目的支持上,体现了贷款计划、贷款限额安排和资金融通调剂的优先权,并以指令性任务下达保证贷款的及时足额到位,提供诸如签发承兑汇票、项目评估、资信等级测定,信息咨询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制订财务规划,加强内部管理,开拓产品市场。加强农村金融领域中商业性金融、改革性金融、合作互助金融之间的分工协作。在农业银行内部,省、地、县三级行步调一致,保证专款专用,并实行农工商贷款、一般贷款与专项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与流动资金贷款之间的配套发放,促进企业及时产出最佳效益。如义乌农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义乌农贸城的一、二期工程建设。从1994年—1998年连续五年列入“一优二高”农业支持项目,农业银行在发放项目专项贷款2300万元的同时,发放流动资金等其他贷款2600多万元,建成了果品批发、蔬菜批发、粮油批发、水产批发及冷冻等五个市场,1995年市场成交额1.36亿元,1996年4.06亿元,1997年5.1亿元,1998年近5.5亿元,累计创利4.43亿元, 为种养户的产品实现、产品增值创造了条件。 二、商业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商业性金融规模集约经营与农业企业和项目的“小、低、散”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随着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信贷资金的规模集约经营成为其内在的要求,而目前农业企业和项目集约化程度不高,“小散低”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这不仅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相悖,而且与农业银行这类商业性金融的特征不相符。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优二高农业项目贮备不足,加工项目又处于老企业普遍不景气、新项目又出不来这样一个青黄不接的关键时期,项目实施单位条件较差,项目总体规模较小,承接单位无力承担高额贷款或排不出大项目,在示范区30个项目中总投资额在300 万元以下的项目就有5个;而且项目建设的起点低、缺乏地方特色,科技含量不高, 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大多属一般性种、养、加项目,在同行中确立不了领先地位,从这几年上报的项目来分析,有不少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曾先后收到甲鱼养殖项目6个、饲料加工厂3个、饮料加工项目4个, 有地方特色、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较为稀少,同时也存在项目布局零星、分散的状况,这一局面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贷款效益、项目示范及银行农业相互促进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