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和金融动荡不断发生、全球经济贸易增长缓慢以及国内需求不足、市场低迷的状况,中央提出扩大内需的策略是十分正确和合理的。它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们是否能够真正做到扩大内需,启动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们能否制定和选择客观正确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财政、货币、收入和消费政策),以及如何将其付诸于实施。 一、采用较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大量的国际经验表明,在一国经济的相对收缩时期或经济回升(经济促升)阶段,特别是内需不足时期,采用较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变化,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等,可以对投资和消费需求产生及时而直接的扩张效应。正因为财政政策具有时滞效应期短、基本无需中间传导过程,能短期内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显著特点,所以,财政政策的调整变化及其重点运用,往往是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条件下,各国政府广泛采用的一个带规律性的手段。就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实际情况看,尤须充分重视和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特殊重要作用,即采用较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启动国内经济。 1、尽快增加国家财政资金,提高财政的可支配财力。一是尽快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财力是实行转移支付的条件,是国家进行资源配置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央财政有了相当的支配资金,才能运用转移支付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间的财力差距。二是加强财政管理与预算监督,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和准预算的轨道。目前我国财政支配能力不强与分散面广、数额巨大的预算外资金密切相关。据统计,国家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不到11%, 而同属于政府财力,但不在预算中反映的预算外资金至少相当于预算收入的一半以上,还有五花八门、为数可观的“预算外之外”的资金。如把三块财力加到一起,政府财力的潜在规模达到或超出GDP的20 %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当前要坚决打破既得利益的阻力,尽快将预算外资金包括“预算外之外”资金归并入预算内,增加国家财政可支配财力。三是通过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上卖掉部分国有产权,回收一部分资金。四是财政向社会和商业银行增发用于公共投资的特种国债。特别是,如果开通金融机构持有国债之路,国债就将获得一个规模巨大且稳定的市场。让中央银行间接地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和持有国债来提供基础货币,并将基础货币供应控制在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规模之内,一方面可以解决财政筹资问题,另一方面也就是非通货膨胀性的,同时避免了财政直接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使中央银行获得更多的市场化手段和更有效率的传导机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获得了一种更为市场化的沟通渠道和配合机制。这对于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设是极为重要的。 2.扩大财政投资力度。在现实中,企业因受总需求不足之预期的影响而往往对投资裹足不前。这就需要政府进行投资来带动企业投资,启动市场需求。在银行和企业普遍不愿意投资的背景下,政策投资的作用尤为必要,并起着示范、引导作用。一是增加国家预算直接投资。对我国来说,经过前一阶段的发展,一些可以收费或盈利的公共工程项目已建成不少,但许多难以收费的真正的公共品,如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的供给明显不足。目前若利用投资品供给充足、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予以补足,不仅可以增强和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消除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因素,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高质量的基础,而且也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消费,促进社会稳定。二是扩大财政性政策投资。主要是运用税收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和企业财务政策等加大社会投资。在税收政策方面,可以通过税种、税率的不同设置以及税收奖惩政策,调节收入、利润和价格,由此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向。比如,开征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税,加大税收减免和税收投资抵扣力度等等,促进存量合理流动,增量合理投向,使我国经济向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在财政补贴政策方面,可以通过增加财政直接补贴等,对社会现有利益结构进行再调整,弥补某些行业利润的不足,从而吸引社会资源流入这些行业。在企业财务政策方面,可以提高折旧率、向某些国有企业投付一定的资本金等,扩大企业投资和再生产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三是大力发展政策性投融资。在当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要求政府大力发展政策性投融资,把贴息手段作为重要杠杆,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财政性投融资业务,调动大量的社会资金按国家产业政策运作,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 3.降低总体税负水平。一是运用税收政策对经济进行反周期调节。过去在经济过热时税收没有相应多增,而在经济不景气时反而拼命加大税收征管指标,税收不能发挥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因此目前不宜制定过高的税收计划,防止企业税负过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在保持税收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如根据产业政策,进一步提高某些产业的出口退税率;对高新技术产业适当采取鼓励投资的税收政策。三是彻底清理乱收费、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此举可起到降低总体税负、扩张总需求的效果。宏观经济学研究表明,非临时性的降低总体税负水平是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