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降息了! 这是从1996年5月以来连续第7次降息,人民币利率已处于50年来最低水平。如果两年前您存入银行100元现金一年下来可拿9.18元利息, 那么,今天同样的100元也就只能拿2.25元利息了。 多次降息,显示了中央银行运用间接手段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得心应手,有人说戴相龙这位“降息行长”已实至名归。尽管老百姓对降息已能平淡处之,见惯不怪。但是第七次降息仍然给证券市场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鼓励,当日股市和债市双双走强,成交放出天量,尤其是大盘国企股板块的崛起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七次降息为哪般 连续7次降息,可谓顺势而为。 其实,关于降息的传闻一直就没有停过,特别是今年3 月“两会”结束后,更是风声日紧。有人说,始于5月下旬的股市“井喷”行情, 就在一定程度上与降息预期有直接关系。本来嘛,降息,既有“空间”,又可“一石数鸟”,何乐而不为呢? 从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一国的适度年利率应当在2%—4%之间。此前,尽管6次降息,存贷款利率已分别下调50%和30%,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调低的起点是1993年为治理通胀而连续几次大幅提高利率而达到的一个较高平台。而当通胀得到控制后,物价下降在前,调整利率在后,实际利率在连续6次降息后仍未从高区域回落,尚处于20 年来较高水平上。进入4月份,我国物价继续走低, 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5%和2.2%,拿一年定期存款来说,虽然其名义利率为3.78%,而其实际利率则达7.28%和5.98%的高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明眼人早已看出降息的空间,持币等待消费的人已不在少数,尤其是欲借款买房、买东西者,盼望降息的心情很迫切。而占储蓄资金30%的城乡个体户和各种机构手中暂时找不到投资出路的、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的经营资金,也在等待投资机会。 与物价下滑相伴的,是储蓄存款的节节攀升, 这一数字目前已近6万亿元。由于储蓄在资金流动中是轴心环节,一方面可转化为投资,另一方面可转化为消费,所以几年前,3万亿储蓄存款被视为“笼中虎”, 生怕一不小心,这只“虎”发威,再来一次类似1988年的大抢购。现如今,这只“虎”肥起来了,却也懒下去了,任凭6次降息的百般引诱, 死活不出笼。 近6万亿元的储蓄意味着什么? 它可以买下我国全部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维持我国居民近两年的消费,已经占到我国银行所有存款近60%,占GDP近70%。尽管资金转化受阻的原因多多, 但重要原因还是实际利率持续上升。这就抑制了居民消费与投资,当然不利于经济增长。在当前赤字财政难以撬动8万亿元(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总量,投资、 消费两不旺,通货紧缩日显的形势下,降息无疑是雪中送炭,利在当前,功在长远。 降息效应何处显现 前6次降息,特别是去年3次降息后,股市不涨反跌,银行存款持续增加,使人们对利率杠杆对调控经济的作用产生怀疑,“流动性陷阱”之说随之而来。这也成为此次降息前业界普遍关注、议论和犹豫的焦点。那么,降息到底有没有用,第7次降息用处会有多大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这样一组数字:贷款利率每下调1 个百分点,企业可以从中减少利息负担500亿元左右,6次降息为企业减少付息成本2630亿元,去年3次下调利率,使工业企业财务费用比上年下降3.1%。应该说,这对于目前投资普遍无热点、亏损面扩大的企业,特别是平均负债率高达80%的国有企业是一剂“强心剂”。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称,降息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减税,而且数量肯定要大于减税,就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以及保障职工生活水平而言,减税政策被普遍推崇,降息作用却被认为无效,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套用经典经济学的概念,我国还没落入“流动性陷阱”里,而是出现了“流动性约束”。可以说,在去年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国内遭遇百年不遇自然灾害的背景下,3次降息对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抑制股市下跌空间是功不可没的。这就如同一个非常饥饿的人,吃了3 个馒头以后,还是感到饿,但我们却没有理由就此断定这3个馒头没用,6次降息末能使中国经济这个饿汉吃饱,但毕竟大大降低了饥饿感。 另有此间观察家认为,6次降息所以未达到预想结果, 是由于降息的幅度没有赶上物价下降的幅度。况且降息仅仅是启动经济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不能指望单纯降息本身带来直接明显影响。而在当前扩张性财政政策冲锋陷阵一年有余的前提下,及时配套跟进降息这一重要的货币政策,对刺激内需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小视。打个比方说,以前出台的包括6 次降息在内的调控措施已将国民经济这锅“水”烧到了99度,或许再加上第7次降息这1度,就能沸腾。 有了上述铺垫,第7次降息的作用已不言自喻了。 利率调整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直接和迅速,在降息当日就已被证实。降息可以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和提升股市整体质量。据调查,前6次降息过程中, 上市公司非募集资金在经营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利用降息契机,给企业输入新鲜血液,解了“燃眉之急”。有一些上市公司用银行借款先启动计划投资项目,以减少等待募资浪费的时间,等募资到位,还债、建设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