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与经济科学出版社合作,以“过剩经济:形势与对策”为题召开研讨会,来自中央各部委的20余位专家到会并提供书面论文,就我国供求关系的基本判断以及相应对策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专家发言与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基本判断及理论与实践依据,包括“过剩经济”、“买方市场”的含义与认定标准,未来两年总供给与总需求形势分析,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的基本预测等;二是在不同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基础产业供求形势分析,包括制造业、钢铁业、化工业、轻工业、纺织业、能源和交通运输业;三是政策选择与效力预期,其中主要对消费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进行了分析。 一、基本形势判断 1.与会专家在以下方面的判断上具有相当高的共识。 ——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供求关系处于普遍性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内贸部提供的资料显示,1998年上半年,在601种主要商品中,供不应求的商品已经没有。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已告结束。在重要基础产业中,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闲置生产能力普遍存在,供求平衡的难点已经由供给方转移到了需求方。 ——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确保国民经济继续在高速区运行、提高社会就业水平、规避金融风险等短期宏观调控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实现经济赶超和可持续发展等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均依赖于供求关系的改善。 ——在供求关系的调整中,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仍存在较大增长潜力。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内在质量、社会消费结构、人均收入水平、我国对国际分工的参与程度及经济优势的开发程度等方面看,我国的国民经济与需求增长仍有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高速度的余地。 ——改善经济预期应成为刺激需求的重要政策指向。当前影响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其中影响人们收入预期的因素主要有:亚洲金融危机和我国周边增长环境的恶化,国有企业效益下滑和下岗职工增多,农产品价格低迷,乡镇企业开工率及收益水平亦趋于下降等;影响人们支出预期的因素主要是: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改革措施的出台,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尚未有明显收效等。经济预期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90年代后期以来启动住房消费、开拓农村市场、降息等一系列调控措施的效力。 2.专家们在如何概括与认识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供求失衡形势上的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我国面临的供求失衡形势是否可概括为“过剩经济”。支持这一判断的意见主要有3方面依据:第一,过剩经济与社会富裕程度并无必然联系,它有3个基本标志。一是当某种社会需求产生时,供给经常可以更大规模产生;二是供大于求的程度使投资收益率普遍被压低到银行利息率以下,相当多的生产者被迫在成本之下抛售产品;三是国民经济外部普遍存在着技术与资本力量更为强大得多的过剩生产能力。第二,供求关系失衡不仅表现为产品过剩,而且表现为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和经济要素的日趋过剩。第三,在利息率等经济杠杆向下调整时储蓄倾向仍居高不下,工业品产销率长期低于95%。反对这一判断的意见则强调,我国目前供大于求的失衡是在居民收入水平低下、消费层次不高、尚存几千万贫困人口情况下的相对失衡,扩大国内需求是使国民经济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部分专家提出是否可以用“买方市场”、“相对过剩”等较为“中性”的概括来描述我国的供求关系现状。 ——过剩成为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究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形势恶化的标志。一种意见认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供求关系的基本特征由短缺转变为过剩,就生产力背景说,应当视为重大的历史进步。解决新的供求矛盾仍然要依靠发展,也就是说,调整供求关系的关键是要促进需求而不是抑制供给。另一种意见认为,我国供求关系中新的失衡格局所暴露出的不仅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过去一个长时期中的供给扩张战略存在内在缺陷,例如纺织工业被迫压锭、长期处于“瓶颈”地位的能源出现过剩、重复建设、产品结构低度化、产业竞争力不强、技术结构过度倚重引进“二手技术”等,从这一意义上说,决不能低估新的供求失衡格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我国面临的过剩格局将是一个短期过程还是一个长期现象。专家们较为一致的认识是,按照国际经验和一般规律,在市场经济下,供大于求是供求关系的常态。但对我国形势的判断则具有多种异议。一种意义认为,我们面对的是从以短缺为经济常态到以过剩为经济常态的根本性转折。第二种意见认为,我国当前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明显的需求扩张障碍,判断我国供求关系已经转变为长期性过剩为时尚早。第三种意见认为,买方市场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常态,而过剩则只是一种特定发展阶段的周期性现象。我们目前的实践与理论发展尚不充分,当前要做的是逾越周期性难点而不应急于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基本格局作出过于确定的判断。 二、普遍过剩出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