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在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今天,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摆在世人面前,即人口的众多和人才的稀缺并存,尽快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已构成中国现代化战略要点,这一重要性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一次被强调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这一“全局”性的认识非常重要,它表明素质提高已不再仅仅是教育领域或家庭所关切的中心,而是举国上下都须为之努力的重要国策。就中国的发展现实来看,众多的人力资源构成了知识经济发展的无穷潜力,而同时大量低素质的人口又成为新长征途中沉重的包袱。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确立新思维,充分认识到“人的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只有提高质量才能补救人口爆炸的后果”,从而确立素质立国战略,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基础。 人的素质具有综合性多层次的内涵,它以人的生理健康,体力、脑力、劳动技能,文化知识等为基础要素,以人的性格、兴趣、气质、智力、思想品德、人生态度、人际关系等为内在主体要素,也常有人将其划分为生理体质、文化资质和心理品质三大方面。由于生理体能素质较为专业,有专门的指标和提高战略,社会科学研究中更多地是考察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在人的现代化运行系统中,现代人的素质是其中的基础要素,也是推动思想观念变革和生活方式更新的重要动力,再加上人的素质开发和人的价值潜能实现具有正相关效应,思想文化素质越高,自我需求和实现的程度也越高,从而人的素质进步也构成自身现代化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 进一步说,人的素质提高对人的现代化乃至社会整体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它作为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其次,人的素质作为一种竞争力已成为民族振兴的特殊动力。众所周知,当今世界范围各国的实力竞争和政策地位的体现已从经济转化为科技和智力因素,在对外开放中,先进的体制和新技术也迫切呼唤与之相配套的国民素质,因此主持过我国科教文卫决策研究的解思忠同志高声呼吁:“人的素质是国家,集体乃至个人在发展竞争中能否获得优势的关键。哪个国家能通过提高国民素质,充分开发人的潜能,那个国家就会变得富强,赢得主动。”再次,人的素质不仅体现了人的现代化程度,也从整体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风貌,在1997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公布的一项近万人调查中,77.7%的被调查者认为,产生不文明行为的最大社会根源在于“国民教育水平较低”,而其最大危害在于“损害国家形象”。这说明中国的大多数国民也都具有了全局意识,把个人素质同社会的文明和形象联系在一起,这是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的结论。一旦人的素质有关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命运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和行动,中国人必将会赢得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全球性挑战。 二、当代人口素质的提升 70年代后期以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便已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素质确实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从体质方面看,新一代人的生理、心理和身体成长全面加速,当代青少年的生理素质(加速度、爆发力、柔韧性、耐力、力量)和生理机能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增强,80年代后期我国儿童生长状况明显高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如重度营养不良比例0.5%低于发展中国家的3-10%,发育迟缓者为14.1%低于发展中国家的30-60%,现代人平均寿命延长到70岁以上,已接近发达国家更是一个显著的结果性标志;从心理品质看,现代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意识有所增强,人生观、价值趋向健康科学,思想道德建设正在进一步加强,人际关系有所改善,人们的观念现代化程度有所提高。下面,让我们对当代人文化教育素质的改观作出较为具体明显考察。 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教育发展的直接结果,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投资总额持续增加,特别是80年代增幅较大,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五六十年代的5-6%增长到80年代的近10%,随着90年代国家对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更加重视,使得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均有迅速增长,国民受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文盲半文盲人口有较大幅度下降。1992年时我国成人(15岁以上)的识字率达到80%,超过了同期发展中国家79%的平均水平。在衡量国民文化素质中,初中及以下学龄人口的升学率和入学率以及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也是比较重要的指标。8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的受教育状况得到较大的改观,初中升学率从1978年的近41%扩大到1995年48%以上,同期小学的升学率也提高了3个百分点,而达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在1995年已高达98.5%,相当发达国家的儿童受教育水平,这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进步。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在校大学生人数和文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1978年时平均每万人口中仅有大学生不到9人,而在1995年这一数字已扩大到24人之多。 90年代之后,我国在加大教育投资扩大招生人数的同时,还加快了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出了全面素质提高的新教育战略。地处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江苏省,在90年代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口号,逐步实施了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体系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学条件现代化等方面的战略措施,使得近年来江苏人口的总体素质发生了较大的改善,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劳动人口不断进入新的工作岗位。同时,未受过教育的以及受教育年限较短的老年劳动人口陆续退出,使得江苏在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逐步上升,已由1982年的4.71年、1990年的5.81年,增加到1995年的6.39年,文化构成正向初中以上的方向发展,小学及以下的在业人口比例显著下降,从此我们看到了21世纪中国人口素质全面进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