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三定方案全部完成,人员分流即将开始。因此,自上而下的政府机构改革帷幕已经拉开。乡镇,作为政府机构中最基层的一部分,其改革的路子该怎么走?干部如何分流?这是广大基层干部当前的热门话题,也是众所关注的一件大事。最近,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在上饶、赣州两地区的部分乡镇作了一些调查,发现了一些干部分流的好办法、好思路,从中也引发了我们一些启示和思索。 一、乡镇干部分流势在必行 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不仅没有使机构消肿,而是更趋庞大。受此影响,乡镇一级的机构状况也令人堪忧。具体表现: 一是机构庞大。有句很形象的话: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穿又穿不起,理又理不清。尽管如此,还以为这根针是可以包罗万象的,于是上面有多少个机构,下面就有多少个对应科室,“上面有头,下面有脚”。因此,上面机构一庞大,乡镇的机构势必更庞大,其总数几乎是呈几何级数递增的。这种“包罗万象”的实际情形是:既包不了,更包不好。 二是人员臃肿。在土改时,我们的干部被称为“千分之一干部”,那时,每1000个老百姓中,平均只有一名干部,一个小一点的乡, 才3个干部,后来3个人的饭5个人吃,人员也比现在少。而现在,万把人的乡镇,工作人员就近百人,大一点的乡,人员一、二百也是常事。人员臃肿,必然造成人浮于事,进而导致工作互相扯皮。用“十羊九牧”这句古语来形容这种现象,不为过分。 三是财政不堪重负。一个乡镇干部的年均工资一般是5000元左右,以一个乡镇平均50名干部计算,仅工资一项一年的财政支出就是25万元,加上其它支出,一个乡镇每年的总开支至少在70—80万元以上,乡财政难以负荷,必须把负担转嫁到企业或农民身上,这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加重了农民负担,形成了恶性循环。 因此,实行乡镇干部分流确实势在必行,而且越早越好,越早越主动。从上饶、赣州两地区乡镇干部分流工作起步较早、工作较实的乡镇来看,分流的成效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两减”、“三增”上: “两减”:一是吃“皇粮”人员减少。据统计,上饶地区目前共有204个乡镇进行了人员分流,共分流人员1758人。 上饶县黄沙岭乡通过创办示范服务基地等形式,分流干部27人,占全镇工作人员总数的51%。分流人员真正与财政“断奶”,使全镇变“僧多粥少”为“僧少粥多”。二是乡镇财政负担和农民负担减轻。仍以上饶县黄沙岭乡为例,该乡年发放干部工资约34.6万元,除县财政拨款17.2万元外,仍差15.4万元。1997年分流干部27名后,一年可为乡政府节支15.7万元,乡政府不但不需要补贴差额工资,而且尚有盈余。乡财政负担减轻了,便有了良性循环,人头费支出已不必向企业和农民伸手,相反,乡政府还能拿出钱为企业和农民服务,大大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赣州地区到目前为止,共创办各种示范服务基地998个,分流乡镇机关干部4965人, 占干部总数的24.1%。已投入资金8296万元,带动了1264个村,24.79万农户。 减少了财政支出,繁荣了农村经济,帮助了农民致富。 “三增”:一是增加了财政收入。赣州地区会昌县麻州镇分流干部32名,创办了以鹧鸪养殖为主的示范服务基地,分流的干部每人每年上缴镇财政特产税1500元,32名干部直接增加财收入4.8万元。另外, 分流干部带动160个农户,每户实现特产税1500元以上,为财政增收24 万元。今年,全镇出笼商品鸪可超100万羽,实现产值1300万元,纯利400万元,财政增收50万元以上。二是增加了分流干部的收入。干部分流后,只要路子走对了,基本上都能获得比在乡政府工作更高的收入。会昌县麻州镇的分流干部,年增工资2500元以上,月增收200左右。 上饶县黄沙岭乡的分流干部,大多数年工资在万元以上。三是增长了乡镇干部的市场经济知识。分流之前,许多乡镇干部对市场经济知识缺乏了解,工作被动,适应性差。分流后,经受了实实在在的“下海”体验,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许多干部普遍掌握了1—2门实用性专业技术,学会了经营管理,炼就了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真实本领。 二、乡镇干部分流的主要流向 从调查情况来看,乡镇机关干部分流的渠道很多,因地、因人、因事各不相同,形式多种多样。但据我们调查分析,归门别类,分流的主要流向有这么三条: 1、上山下水建基地。所谓上山下水,就是根据各地的实际, 利用农村山地和水面的优势,大搞种植业和养殖业,并形成示范、服务基地。实践证明,示范服务基地是乡镇干部分流的最佳载体,对农民致富的确能产生示范、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上饶地区已经创办示范服务基地310个,分流了不少乡镇干部。横峰县司铺乡从61 名干部中分流出21名,创办了农业公司、果业公司等4个服务基地, 通过“市场连公司、公司建基地、基地带农户”,做给农民看,引着农民干,果业公司和农业公司,先后创办了一个200多亩的“三高”示范果园, 一个以养七彩山鸡为主的综合养殖场和一个现有20个大棚的蔬菜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21名分流干部创办的四个公司实现产值可达210万元, 纳税15万元。上饶县黄沙岭乡依托水面优势,分流干部6 人成立了水产公司,形成了“水里养鱼、水面养鸭、岸边养畜、山上种果”的立体综合开发模式,到目前为止,公司已养成鱼6万尾,投入鱼苗4万尾;建好鸭棚300多平方米,到年底养鸭可达万只;建好猪圈90多平方米,养猪20 头;建羊圈80多平方米,购进种羊36头,年底可达100头。此外, 还在岸边种上了西瓜和果树。预计到年底,公司总产值将达到40多万元,实现利润15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2—3万元。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当地群众争相效仿的示范基地,带动了一批养鸭、养猪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