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大学、海峡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研究会(筹)、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武汉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协办的纪念武汉抗战暨中山舰遇难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知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的主持下,于1998年10月24日至26日在湖北大学和中山舰遇难地江夏区金口镇举行。 一、关于武汉抗战及其历史地位 以往的著作、文章论及武汉会战者,不乏其人,然而言及武汉抗战者则不多,以致有人将武汉会战等同武汉抗战。与会专家认为,两者虽有一字之差,然而二者的内涵却迥然不同。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亦称武汉抗战时期,属于断代史性质,而武汉会战则属于军事上的重大战役。前者从内容上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乃至社会心理、民族心理诸多方面。从地域上讲,牵动鄂、豫、鲁、皖等省。就时间而言,有的学者认为应从1937年11月南京沦陷至1938年10月27日武汉失守。也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应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而实际上准备了以武汉为中心进行抗战至武汉失守。还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的下限应定为1938年11月岳阳失守。有的专家指出,武汉会战,是武汉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民党军队正面抗击日军,而且还应该包括八路军、新四军这时在敌后进行的游击战。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武汉抗战是中国人民以武汉地区为中心全面抗击日军的伟大斗争,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两国综合国力的较量。 与会专家学者对武汉抗战的历史地位,予以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武汉抗战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的转折点,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时,世界上武装反击法西斯侵略的只有西班牙和中国。武汉抗战不仅支持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斗争,而且武汉抗战中歼敌人数要超过西班牙歼灭德、意军人数。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在某种意义上讲,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起了延缓作用。也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还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对于进一步焕发中国人民的抗战意识、鼓舞全民族坚持抗战,起了重要作用,对此不应低估。还有的专家认为,武汉抗战的历史地位,只有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视角进行研究,才能作出深刻的评价。 二、关于武汉抗战的全方位研究 与会专家学者对武汉抗战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进行了全面的研讨,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和见解。 在政治方面:有的专家认为,武汉抗战时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最好时期。有的专家进一步指出:武汉抗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团结、最民主、最进步的时期。但有的学者对最民主、最进步的说法提出了疑义,认为这值得商榷。传统观点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无共同纲领,在这次会上有的学者认为,中共对国民党提出的《抗战建国纲领》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这实际上就是两党再次合作的共同纲领,尽管在基本原则方面存有差异,但应该看到同大于异。有的论文对国民参政会作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国民参政会有助于当时的政治民主化。 在经济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下令工厂大规模内迁,是一有重要意义的举措,甚至是中国工业史上的一次突破。这次工厂内迁,对于推动大后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更是意义深远:一是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二是对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产生了现代化影响。有的学者进一步认为,湖北的工业内迁,较之抗战初期沿海工业内迁,规模更大,门类更齐全,准备更充分,作用更明显。还有的学者指出,此次工业内迁,为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军事方面:有学者指出,武汉会战,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为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赢得了时间,也为大规模工业内迁争得了时间。有的专家认为,八路军、新四军展开敌后游击战,对正面抗击日军进攻武汉是有力支援:八路军牵制了华北日军主力南下,新四军在宁、沪、杭地区的游击战,滞迟了华东日军的西进。有的论文认为,由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日军占领武汉后,即已陷入中国军队在战略上的包围。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海军在武汉抗战起了重要作用,有力地配合了陆军抗战。还有专家对前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在武汉大空战的英勇作战给予了高度评价。以往认为武汉被丢失,针对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军队主动撤离武汉,争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是战略上的转移。 在文化宣传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武汉抗战期间,大批文化机关、团体、进步文化人士荟萃江城,武汉抗日文化运动勃起,形成当时全国的抗日文化运动高峰。也有的学者认为,当时武汉的文化宣传有广泛性、形式多样性、大众化等特点。还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新华日报》对推动武汉抗战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宣传抗战,联系爱国人士的纽带。《新华日报》报社和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为推进武汉民众运动作了大量工作。除此之外,当时在武汉出版的其它进步报刊,也在抗日文化宣传中发挥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在外交方面:有学者认为,武汉抗战中,中国政府的外交是有成绩的,因此得到了一些国家政府和民众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特别是由于中国政府的努力,中苏关系得到改善。有的专家认为前苏联是唯一在物质和道义上支持中国抗战的大国。也有学者认为,以前过分夸大苏联对华抗战的无私援助,其实苏联对华抗战援助是出其安全的战略需要,有利己主义因素。有的论文,对当时中德关系作了深刻剖析,指出1938年2月,德国政府公然承认伪“满州国”,中德外交处于困境。 但由于中国政府的努力,加上德、日谈判不顺利,中、德贸易仍在断断续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