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央苏区文化并不是一个十分新颖的题目,有关的专著和文章也不少,但笔者感到这些研究成果,要么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局限于史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结果只能解决中央苏区文化发展中所呈现出的一般历史概貌,却不能揭示其发展的本质规律性问题;要么长时期沿袭以土地革命作为研究的时代背景,在时空上受到很大限制,无法从宏观上把握中央苏区文化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内力和外力的交互作用;要么固守“大众化”和“普及与提高”的理论模式,不能真实而科学地阐述中央苏区文化枝繁叶茂的特殊动因,因而只能停留在平面静止的描述层面上。更客观地研究中央苏区文化,笔者以为必须结合相关学科,诸如文艺学、社会学及民俗学等科研成果,采用“科际整合”的方法,给予中央苏区文化以全新的研究。本文打算从中央苏区文化同区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互动关系两个方面对中央苏区文化进行新的研究。 中央苏区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 中央苏区文化的诞生,除了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外,由于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地域性与超地域性的特性,同时它又受到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和语言等传统,它们共同构成这一区域的综合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一经形成便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它不仅奠定出当地人民性格的天然秩序和基本心理特征,而且也形成了人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苏区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要想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就必须尊重所在地的区域文化,充分挖掘和利用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 一、中央苏区所辖主要区域与客家人主要聚居区的重合 中央苏区地处赣闽粤边远山区,这里文化经济的发展比较落后,而这种山峦叠障、山重岭复的地理环境,又为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设置了天然的屏障。在中央苏区诞生之前,这里的文化是客家文化、闽文化、赣南文化、福佬文化及畲文化等多种文化同时并存,呈现出南方文化的多元型的破碎状形态。然而,杂乱纷呈并非无规律可循。 当我们考察中央苏区文化时,首先注意到中央苏区的主要区域与客家人生存的主要区域基本上是重合的,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赣闽粤边陲的三角地带是客家人的聚居区,也是中央苏区的主要辖区。中央苏区是以客家人为主的,这也是中央苏区与其他苏区的最大区别之一(注:陈荣华、何友良:《中央苏区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131页。)。因此,中央苏区文化必然处于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之中,它们之间自然也会出现文化的撞击和融汇。 客家是汉民族中一个系统分明又很有特点的支系。客家先民原来主要是一些居住在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的汉族人民,由于天灾和战乱的侵扰,大约从唐宋时期开始大规模辗转南迁,最后扎根繁衍于赣闽粤边区的广袤山区中,并与原住民交融混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特别能吃苦耐劳、十分团结进取的族群。以后,他们又不断向南方其他各省及海外播衍生息。 客家人保留了中原汉文化的基本特征,又在长期迁徙过程中,不断吸收了入居地民族文化的精华,最终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汉民族,又区别于当地民族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客家文化主要体现在地域认同与语言认同两个方面。 客家方言是在脱离中原、江淮古汉语的演变轨迹,吸收赣闽粤山区土著族(主要是畲族)的语言和文化而形成的。客语虽然因地域不同而在其内部略呈差异,但总体上仍显示出大同的概貌。客话与相邻的赣语区山区居民文化经济生态环境大致相同,移民历史大致相同,同属山地语言文化,但语言特征各自分明,不易混淆,很好区别。又因为闽话区是靠近海域,属海洋语言文化,同客赣相比,由于语言文化生成的自然环境不同,因而显示出不同的文化底蕴。这种相对脱离沿海,自我封闭于内陆的山区客话语系,有较强的一致性。在方言林立的中央苏区,客语无疑为人们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语言条件。 总之,处于反动统治薄弱环节的赣闽粤边区,在居住于这一区域的客家人民所富有的革命传统和统一的客家方言的基础之上,加上经受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洗礼,赣闽粤边区得天独厚,不仅成为建设革命根据地的较为理想的地方,而且也是革命文化思想发展与播散的理想基地。客家的人文环境为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养分。 二、中央苏区文化对客家文化的开发 赣闽粤三角区方言杂呈,文化区域破碎繁复,只有客家文化具有较大的整合性,是这一区域较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显然中央苏区革命文化传播的成功与否,同对客家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客家文化在无产阶级革命新文化的指导下,可以从中提升出许多区域民俗文化中的精粹;另一方面,无产阶级革命新文化只有采用客家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才能顺利完成传播与渗透,瓦解封建文化的艰巨任务,二者之间的作用是双向互动的。建构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重视新文化传播的区域人文环境。只有重新整理和发掘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文化,才能使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宣传强劲有力,更加深入人心。 客家文化对中央苏区文化教育、经济和政权建设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也使客家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少,尤其是受20世纪以来的帝国主义殖民文化的染指少。所以,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精髓,劳动人民醇厚善良、执着坚毅、勇于革命的精神是它的丰富的内核。中央苏区文化工作者们十分重视当地的区域文化,珍视它的存在和发展,并对它进行不断的分析与研究,充分吸取和提升其中富有生命力的民族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最终使客家文化成为无产阶级新文化茁壮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