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史学界对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战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对日军的英勇作战给予了应有的肯定,对国民党敌后战场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是,在分析和研究抗战初期国民党战场时,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本文拟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败和蒋介石的抗战心态及国民党初期抗战评价的重要问题略作探讨。 一、关于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败 一般认为,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陷落为抗战的初期阶段。用丧师失地、来概括这一时期国民党的抗战,是就这一时期抗战的总的结果而言的,我们并不否认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抗日斗争中所取得的一些战役的胜利。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南京政府及其军队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抵抗政策,正如毛泽东所说“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37页。)”在政治上,国民党一改“九一八事变”以来实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主义的政策,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团结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正式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为便于人民抗日,国民政府修改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对人民也允许较多的自由”,先后释放了一批政治犯。在军事上,南京政府及其军队在国难当头,在切身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的情况下,积极采取行动,先后组织了南口、张家口、淞沪、忻口、太原、南京、武汉等大规模的战役和会战。这些正面战场的抵抗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军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对抗战持久局面的形成起了关键的作用。由于国民政府的积极行动,因此才“比较顺利地形成了全国军民抗日战争的高潮,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37页。)。 抗战初期,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军事进攻为主的方针,将战略进攻的重心放在国民党军队身上,企图在短期内利用优势兵力,速战速决,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从而尽早结束侵华战争。因此,国民党战场是初期抗战的主战场,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段时期,国民党军队抵抗了在华日军的80%,日军只能占领一些大城市和战略要地而无力顾及大后方,这就使得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革命武装得以顺利地深入华北、华中敌后,创建根据地,开展声势浩大的敌后游击战争。毛泽东曾就此评论,“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注:《毛泽东选集》,第140页。)。国民政府的努力抗战,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出现了民国历史上少有的各党派合作共事、融洽相处的历史时期。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他在总结抗战以来的工作时说,“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全民各个抗日党派都有进步,国民党的进步也是显著的”(注:《论新阶段》,《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第154页,战士出版社1980年版。)。他还指出,“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注:《论新阶段》,《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第178页,战士出版社1980年版。)。毛泽东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国民党及其军队。初期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其抗战业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民党初期抗战的评价也是我们在研究国民党初期抗战时必须注意的。 虽然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英勇抵抗、奋起抗战,但在不到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接连丧失华北、华中、华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何看待和认识国民党及其军队在抗战初期的溃败局面?在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方面虽决心抗战到底,但仍存有些一不切实际的幻想。它一方面抗日,另一方面又企图通过和谈,与日本达成妥协;国民党方面对英、美帝国主义还抱有依赖之心,幻想通过英、美的干涉,制止日本的侵略;另外,国民党还企图借机削弱共产党及其军队的力量,最终达到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武装的目的。因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国民党方面实行片面的抗战路线,不敢真正发动全国民众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从具体的军事指挥来说,一些国民党军队将领指挥无能、临阵脱逃,内部派系分裂,军政命令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这些也都是国民党军队连续败退的重要原因,对此,连蒋介石本人也是承认的。在南岳军事议上,蒋在总结初期抗战时,就曾提出“整理军队建立军队”的任务,力图扭转这一不利的局面。 仅仅以上面的几点来归纳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败退原因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对此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进行的一场决死战争”,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47页。)。而我们则是一个弱国、穷国,在军事装备、指挥训练方面都远远不及日本,军队数量也少于日本。日军是有备而来,中国方面虽不能说毫无准备,但可以说是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日军在战争开始又“采取了拿破仑的‘急进歼灭’、‘轻骑直入’的故伎,企图于最短时间歼灭中国的主力,结束对华的‘小战’”(注:《第四期日寇军力的估计》《世界知识》八卷十一期,1938年12月1日。)。因此,“要在敌人战略进攻的阶段就能阻止敌人向内地深入是不可能的,广大中国领土沦陷是不可避免的”(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270页。)。翻开世界军事史的画卷,我们不难发现,以少胜多、以弱克强者有之,但大多数弱者在战争开始时都是丢城失地,然后慢慢地积蓄力量,消耗敌人,转守为攻,最终驱敌出境。例如,当时的苏联亦可谓国力强盛,对于德国的进攻意图是早就明晓的,然而,仅仅过了一个多月,便损失兵力二、三百万,其防线由西向东退缩了600余公里。苏联这样的大国强国如此,像波兰、丹麦、挪威这样的小国自不待言,有的不战而屈,有的稍事抵抗后,政府便流亡国外。反观中国战场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中国军民其落后武器,奋起抗敌,陷日军于中国战场中欲进而不能,欲拔而不得出。战争之初,日本法西斯的气焰极为嚣张,狂妄地认为日本“国内动员的声势,或者满载兵员的列车一通过山海关,中国方面就会屈服”。“充其量不过进行一次保定会战,此万事大吉了”(注:[日]崛场一雄:《中国事变战争指导史》,第85页,时事通讯社,1962年。)。毛泽东在《目前的时局和方针》一文中指出:“我们必须认识,过去的抗战是有着不可抹煞的成绩的”,“在军事上虽然遭受许多失败,但给了日寇以相当严重的打击”(注:《毛泽东选集》,第63页。)。中国军队的抗战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阻止了日军北上进攻苏联,日军中好战的石原曾哀叹:“把数个师团派往华北,兵力被拖往,出兵西伯利亚便成了空话。”(注:秦邦彦:《日中战争的军事展开(1937-1941)》,《走向太平洋战争之路(4)·中日战争(下)》,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