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口号内涵的演变 严志才 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基本的政治口号。然而,随着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联合政府口号的内涵也经历了几次变化。 从1944年9月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到1945年4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联合政府,实际上是以国民党为主体、有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参加的政府,这不是也不可能是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从1945年4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到1945年8月日本投资之前,中国共产党在继续主张建立前述这种联合政府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口号包括两种涵义:一是在抗战胜利前,继续争取建立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实际上是以国民党为主体的联合政府;二是在抗战胜利后,建立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到1946年11月伪国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未再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的主张,而是继续主张建立一个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实际上是以国民党为主体的联合政府。1946年11月伪国大召开之后,中国共产党未再提出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到了194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公开提出了“打到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口号,即主张建立一个不包括国民党蒋介石在内的、由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 总之,从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政治口号,但这个口号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是有所不同的。这种不同,是与这一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由此而来的革命具体任务的变化相适应的。中国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坚持及其内涵的变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并使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国内政治斗争的主动权,团结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孤立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这一口号,成为这一时期内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争取和平与夺取全国胜利的旗帜。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便是中国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口号的胜利。 (摘自《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