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化的起步虽稍早于日本,但在日本业已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中国却沉陷于内乱的泥沼之中。因此,如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成为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不能不苦苦为之求索的重大主题。作为一个具有传统儒家“兼善天下”意识的现代知识分子,郭沫若进行了自己的探索。 一、进行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治革命,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前提条件。郭沫若认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阻力,就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所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为此,我们必须进行政治革命。 二、经济、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实现中国的工业化,是郭沫若在青年时代就为之追求的目标。郭沫若认为,改革政治以改革经济为目的,但政治革命完结以后,就应该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上来。在确立工业化建设方针和战略的问题上,郭沫若认为应该注意落后国家工业化建设的两面性。一方面,要认识到工业化建设是一个相当艰巨的工作,任何一蹴而就的观点都是不切实际的。但在另一方面,后进国家的工业化建设由于可以借鉴先进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完全可以采取赶超战略。尽管郭沫若把工业化放在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地位,但他并没有忽略政治民主化问题,而是认为政治民主化也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经济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郭沫若提出,政治民主化必须与经济现代化相配合。因为政治民主化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三、科学技术现代化。从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一理论前提出发,郭沫若认为,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关键。他提出,要把科学研究工作与现代化建设的其它工作有机地配合起来。郭沫若认为,科学研究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郭沫若特别重视正确处理应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及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关系问题,也特别重视科学人才的培养工作。 四、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所思考的重大课题,也是他们追求的重要目标。郭沫若虽然较晚才加入五四新文化运动,但他也非常关注人的现代化问题。郭沫若所企求的现代思想和现代人格,主要有以下几点:(1)科学精神。(2)发展个性。(3)无私无我的利他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郭沫若现代化思想概括为以下几点:中国的现代化必须采取社会主义模式;现代化不能等同于工业化,在进行工业化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民主化和人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关键,必须关注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应该采取赶超战略,但又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从事艰苦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