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对美国外交过程中,始终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点,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原则,针对美国政府实行的对华政策及心态,采取了对症下药,机动灵活的策略,制定了既联合又斗争的外交战略。这种战略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和原则。这一精神和原则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提出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而不受共产国际及其他大国的影响;二是中国共产党对美国外交政策中始终强调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国内和平民主。 其二,区别不同的矛盾,制定相应的对策,在变动中考察事物,处理问题。抗日战争时期,始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在制定外交政策时,中共中央特别强调要区别对待不同的矛盾。在外交活动中,中共中央始终注意将美国政府和社会主义苏联,美国统治者和美国人民严格区别开来,强调中国人民、苏联和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主体作用,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也将保持中立的美国政府和正在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区别开来,提出建立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还将美国政府和蒋介石政府区别开来,制定了联美压蒋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抗战和民主进程。 其三,坚定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相结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充满了辩证法。尽管对美国的外交策略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一些基本的原则是坚定不移的。其主要有: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合作的前提是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国家的领土主权绝不能丧失;中国共产党必须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中国必须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联合政府。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绝不交出军队和武器;坚决反对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等。 其四,制定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十分成功地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运用于国际舞台上。毛泽东把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也分为进步、中间、顽固三种势力,美国帝国主义是顽固势力,具有两重性。在太平洋战争前,有与日本矛盾的一面,又有与日本妥协的一面。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斗争是联合的手段,没有斗争就不可能巩固发展国际统一战线,也不可能有共产党的独立自主的地位。在太平洋战争前,中共中央重点批评美国的绥靖主义。当然,斗争的目的是联合,所以必须掌握好斗争的度,即以不破坏国际统一战线为原则。毛泽东认为,中日矛盾是主要矛盾,在这个矛盾没有解决前,其他一切矛盾都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