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古代神话民俗研究,突破了传统学术研究思想方法的囿限,引进现代西方人类文化学、原型批评、结构主义理论方法,从广阔的人类文化视野去把握古代神话、文学现象,将其置入文化整体中去考察研究,从宗教礼仪、文化心理、社会意识乃至于语言、意象、结构、象征等各方面观照古代神话、民俗、文学现象,发掘具有文化特征的神话母题和原型,探幽发微,创见迭出,不仅解决了学术上的许多疑难问题,而且力求在研究中发现文学作品特定的表现程式和演变规律。闻一多在神话民俗研究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处于当时国际上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地位。他的相关理论观点极具创见性和启发性,推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在海内外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原型批评(archetypal criticism)理论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文艺批评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吸取了十九世纪以来神话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分析心理学、象征哲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系统的文艺批评理论体系。闻一多是最早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方法研究古代神话、民俗、文学现象的学者之一,他全面而系统地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多角度、全方位地去研究古代神话、民俗、文学现象,大大拓展了古代文学研究的视野。 闻一多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现象,并非一成不变地机械套用,而是结合中国文学、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全面分析,创造性地发展了原型批评理论。 神话研究是原型批评理论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闻一多特别重视中国古代神话的研究,他全面研究了诗经、楚辞等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神话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地剖析了神话的心理基质。他认为,神话母题“是原始智慧的宝藏,原始生活经验的结晶,举凡与民族全体休戚相关,而足以加强他们团结意识的记忆,如人种起源、天灾经验、与夫民族仇恨等等,都被象征式的揉合在这里。它的内容是复杂的,包含着多样性而错综的主题,因为它的成长通过了悠久时间的积累”。(注:闻一多:《伏羲考》(袁千正编《闻一多古典文学论著选集》62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闻一多所说的“原始智慧的宝藏,原始生活经验的结晶”,是指神话母题或原型凝结着人类集体生活经验记忆的心理痕迹,即容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容格认为:“与集体无意识的思想不可分割的原形概念指心理中明确的形式的存在,它们总是到处寻找表现,神话学研究称之为‘母题’;在原始人心理学中,原型与列维·布留尔所说的‘集体表象’概念相符, 在比较宗教学领域中,胡伯特(Hubert )和毛斯(muses)把它们定义为‘想象的范畴’”。 (注: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104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西方学者虽然论述了神话母题或原型中的人类“集体无意识”,却没有人从神话母题或原型的嬗变去探讨其中复杂的主题和民族意识。闻一多不仅从人类心理机制的角度探讨了神话的生成和神话的演变规律,而且敏锐地认识到在悠长的历史中,神话母题或原型经过累积、变形,演变成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包含着多样性而错综的主题。闻一多对神话传说演变规律的探讨合理地解释了古代神话层累、杂糅的复杂现象,为研究与分析古代神话演变指示了方向。闻一多对神话的社会功能的分析也是极为精辟的,他认为,无论神话母题或原型有多少变体,它总是无一例外地积淀着人类相似的心理经验记忆,成为民族凝聚团结的精神支柱。这一论断有助于人们透过各种神话传统错综复杂的表层语义,深入探讨神话的深层语义,全面理解文学作品、神话的民族性。闻一多在神话研究方面富有创见的论述无疑为文学、神话研究注入了活力。 闻一多善于从零散混杂的神话传说材料中发掘具有文化特征的神话母题或原型,这是闻一多神话研究的一大特点。 高唐神女传说是宋玉《高唐赋》中所叙述的神话故事,其中写道: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野,望朝云之馆,有气焉,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是何气也。玉对曰:“昔先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云:‘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闻王来游,愿荐枕席。’王故幸之,去乃言:‘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而视之,果如其言,为之立馆,名曰朝云。” 千百年来,人们仅仅将高唐神女传说看成人神相恋的浪漫故事,闻一多却透过神话的表层语义,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原始宗教仪式和文化意蕴。他从语音的角度分析了高唐与高阳、高密乃至于高禖的联系,考察了从母系社会“先妣”崇拜到父系社会“始祖”崇拜的演变过程与社会原因,理清了高唐与大禹的妻子涂山氏、殷商的“先妣”简狄相互的关系,发掘出隐藏在这一类神话传说中的“先妣兼神禖”原型。他写道“桑林之神是宋的高禖,而宋是殷后,则宋的高禖实即殷高禖,亦即他们的先妣简狄……我们可将楚云梦之神高唐(阳)氏女禄和宋桑林之神有娀氏简狄比比了。前者住在巫山,能为云雨,后者住在桑山,也能为云雨,前者以先妣而神禖,后者亦以先妣而神禖。”(注:孙党伯、袁謇正主编:《闻一多全集》第三卷24—25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高唐、涂山氏、简狄等神话的相似,不仅仅反映了古代许多民族出自于一个共同远祖的现象,同时隐藏着古代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先妣兼神禖”原型实际上表现了古代民族的“生殖”崇拜与“求雨”仪式,这一原型含义与当时农业社会的生产需要与原始社会的生命意识紧密相关。闻一多这一系列论述从民俗、宗教、礼俗、社会生产等多维文化视角观照古代神话、精细入微地剖析了神话母题或原型中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