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1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42X(1999)03—0039—0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苏青是一位最有争议的作家,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本文力图以文为凭,客观公正地分析苏青的文学作品,肯定苏青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特殊阶段、特殊层面的特殊地位,并探讨其原因和局限,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一、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特点 苏青的人生之旅是曲折、坎坷甚至是悲惨的,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她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品质:她才情兼具,个性鲜明、大胆、正直、坦诚;她思想敏锐不保守,有时略有偏激;她无明显的政治主张和信仰;她对生活对社会充满热情;她为人豪放、直爽。苏青的人格品质在其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抒发。 苏青的作品与五四以来典型的女子文学有很大的不同。把苏青的作品与冰心、庐隐、丁玲、萧红等人的作品放在一起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冰心、丁玲等人塑造的多是从旧的封建牢笼中挣脱出来的新女性的形象,她们或崇尚爱情至上,或追求婚姻自主,或投入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之中,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特征和妇女呼声。而苏青所写的只是妇女生活领域中很窄的一部分,偏重于生活中的琐事和杂事,是那种“说起来却不得闲,天天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的”(见《苏青文集》下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50页,以下所引该书均据此版本,只注页码)小女人生活。在风格方面,冰心高雅悠闲,丁玲豪放粗犷,萧红悲壮抗争,亦与苏青作品有很大差异。 苏青的作品与那种典型的市民文学也有不尽相同之处。典型的市民文学一般反映的是市民的传统文化、家族历史等的变迁,描摹市民的特殊心态,复制市民的生活场景,表达市民的审美情趣,目的是为了满足市民的消闲需求,故一般说来文笔都较为轻松、悠闲。而苏青的作品不注重这些,她执著甚至是偏激地反映普通女性在都市生活中遭遇到的种种琐事,表达对生存状态的不满和愤慨,她的文笔并不完全是消闲性的。所以,笔者认为,苏青作品既属于女子文学中一个独特的层面,又属于市民文学中一个独特的层面。因此,若要进行科学而鲜明的定位,不妨称其为“都市女性文学”。 (一)都市女性文学的视野 苏青的作品女性味特浓厚。她把自己定位在都市女性上,运用独特的视角来敏锐地反映都市女性的生活、心理、矛盾和困惑。当然,她也有一般女人所具有的看法:“十个女人十个妒,没丈夫的妒人家有丈夫,丑陋的妒人家美丽,笨拙的妒人家聪明,贫穷的妒人家富有,年老的妒人家年青。”(82页)但在更多问题上,苏青是独立、独特,与众不同的,她反对人云亦云。她认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真正的男女平等,女人生孩子,男人不生孩子,这是男女顶不平等的地方。她不赞成抽象的男女平等,“凡男人所有的并不都是好的;凡男人所能享受的,女人也未必受用,这个观念必须弄清楚。幸福乃满足自身需要之调,不是削足适履,把人家所适用的东西硬来满足自己不尽相同的需要。”(146 页)正是从这样的视野出发,她从人们津津乐道的女子教育问题中敏锐地发现,“学校里一切设施都是为男生而设,不是为女生而设的”(6 页),“男生每周上五六小时的国文课,我们当然也跟着上。但是国文教材是什么呢?第一类是古文,说的都是从前男人社会的事……至于第二类所谓新文学作品呢?对不住得很,也还是男人写给男人们看的,因为现在仍旧是男人的社会呀。”(6页)在苏青看来, 身为女子而受着男子教育,而社会又要你做女子的事,结果一定是失败的。只有当女生能够受到她们自己所需要的女子教育,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平等。苏青的看法是有些偏颇,但她关于女子教育应当有其特定的内容和特色的观点无疑是对的。 (二)都市女性文学的题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苏青之前和之后,很少有人这样写过都市女性。只要你读过苏青的作品就可以发现,她几乎把都市女性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写到、写绝了。她《谈女人》、《论女子交友》,然后也从女人角度《谈男人》;既谈目前《我国的女子教育》,也谈《女性的将来》;她从《母亲的希望》谈到《现代母性》,接下来又不厌其烦地讨论《生男与育女》、《科学育儿经验谈》、《拣奶奶》、《小天使》,谈完《恋爱结婚养孩子的职业化》,又关注着《组织里弄托儿所》,要《救救孩子》,此时的苏青俨然是一位儿童教育专家。在家庭这个主题下应有的内容,她统统涉及到了。她擅长《论夫妻吵架》和《谏夫》,也许她有亲身体验;但同时又说《做媳妇的经验》和《妇人之道》;更实在的是教你《夫妻打官司》和《论离婚》。她深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鸣不平,写出了《第十一等人》;她对你说《写字间的女性》、《看护小姐》、《女生宿舍》和《我的女友们》及《钱大姐》等;她评说《赌徒与荡妇》及《交际花》,甚至路见不平地为被迫无奈而杀夫的詹周氏辩护而作《为杀夫者辩》。苏青很清楚,大多数都市女性都缠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之中,脱不了柴米油盐和儿女情长。苏青就注视着这些眼前的事、身边的人、心中的情,来真实地反映出生活的本质。这中间最成功的自然要数《结婚十年》。在这部带着浓厚的苏青影子的自传体小说中,作者勾画出一幅幅都市市民家庭的风俗画。小说从新娘出嫁开始,娓娓动听地向读者叙述着苏怀青小姐与徐崇贤先生由结婚到离婚的故事。小说中描述的上轿、闹洞房、拜礼、下厨、生育、省亲、进城、逃难等,实在是一幅幅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市民生活的画面。其中,苏青又嵌入了夫妻之间的恩怨负气,姑嫂之间的赌气较量,女人生育的悲惨痛苦,油盐酱醋的琐碎繁杂,婚外恋情的矛盾纠葛等等。苏青把凡此种种杂事俗事写得自然和谐,把民风民俗与现代节奏互相交错。这种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的作品自然在市民阶层中引起轰动,《结婚十年》连出18版,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都市女性文学的观点 苏青一再宣称,她写文章并不是要宣传什么主义和理想。但既然是面向社会大众,她的文学作品自然还是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感受宣泄、展示给受众。更何况,苏青对社会、对人生、对爱情、对婚恋等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确实有许多话要说,特别对都市女性生活有着独到的见解,概括起来有“四观”。一是女人观。作为女性作家,对女人自身及其环境的了解自然比较深刻。她反复地表达做女人苦、做女人难的观点,但对都市女性身上所存在的劣根性深恶痛绝,甚至有些偏激。在《谈女人》中,她主张女人要首先注重满足自身合理的、迫切的生理需要,再去争取其他的权利。直言:“我敢说一个女子需要选举权、罢免权的程度,决不会比她需要月经期内的休息权更切;一个女人喜欢美术、音乐的程度,也决不会比她喜欢孩子的笑容声音更深。”(146 页)二是平等观。苏青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平等,她倾向于妇女先满足基本的生活生理需求,然后再去争取自由平等。她反对有些人的复古论,并拿缠足放大了的女人作比喻,明确宣布宁愿苦苦练习跑路,也不愿再裹小足。提出妇女要争取平等,“放在女人面前的只有一条道路,便是向上!向上!向上!”(145页)三是恋爱婚姻观。她认为, “婚姻不如意,便是顶薄命的事,理想婚姻应该是才貌相当的。所谓才貌相当,也不是男有才而女有貌,我的意思是男之才与女之才相称,男之貌与女之貌也相当之谓。男女双方之才均称,则精神上愉快,男女双方之貌得当则肉体上满足,这是灵肉兼顾的顶完善的办法”(132页)。她还说,结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儿女,而不是保障爱情,爱情的本身是性的本能与美幻想的结合物,是不能靠结婚来保障的。当丈夫有外遇时,要想争取丈夫回心转意,必须靠“真情、善意,最后才是美容”(150页)。四是道德观。苏青的道德观有点惊世骇俗。她打破了传统道德的是非观,并将自己的道德观直称为“俗人哲学”,即以俗人的立场和生存需求作为道德的出发点,来衡量评价道德的真假利害。她反对为着自己的利益而鼓吹他人去“牺牲”,主张牺牲也得计较一下牺牲的代价,主张讲道德、守道德对于人有好处,有效果,才符合道德两字的本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