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历史大致已近百年,百年的中国文学,不管是光荣还是遗憾,都已成为历史。在重新焕发中华民族文化活力,重塑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新形象的历史大背景下,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创了在工业文明支持下的新的文学天地。对这一文学历史,人们从理论研究与批评上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小说、诗歌、散文的创作,以及作家、作品、风格、流派等等,都有无数的研究文章和专著。这对促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自不待言,也形成了自己的新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体系。这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重要方面,但也是有许多缺撼的方面。众所周知,文学的品类形成不但有小说、诗歌、散文,也还有童话、故事、寓言等众多的“小”品类,可我们百年来的文学研究注重了前者,却大大地忽略了后者,其中寓言更是小字号中的小字号……在现今的文学研究中,我们对先秦的寓言文学赞不绝口,对20世纪出现的同样文学品位的寓言文学关注极少,这种状况虽然并不影响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穿透力”,但它不利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发展。故而,展示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历史面貌,研究寓言文学发展规律和在文学史上的状况,意义是很大的。 一、概况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实际上是一种世纪的新文学,它虽然在19世纪末期有一定的发端,但它却完全是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的驱动下出现的,一种与中国传统的古文学完全不同的新文学,它从文字运用到文化背景依托,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是全新的,这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学与古老的中国文化、文学相融汇的产物。中国的寓言文学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且由于中国具有悠久而光荣的寓言文学传统,它的产生就更具必然性。 一般而论,1917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20世纪文学的分界线,从这里开始,中国文学走向了自己的现代文学时期,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也是从这一时限开始的。在这个分界线之前,中国文学的变化有一个发端或过渡时期,即半文半白的文学作品在19世纪末20 世纪初出现;200世纪的寓言文学也有这样的过渡, 这就是清末吴研人的《俏皮话》。(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57。)在《俏皮话》的寓言中,这既有中国寓言的传统文法和精神,又有新时代来临的气息”经过一段时期的酝酿,20世纪中国新文学随伟大的“五四”运动来临而诞生时,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也产生了。 据多方考察研究,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第一个作家当首推茅盾。1917年10月,他编纂出版了《中国寓言初编》,(注:商务印书馆,1917。)这个集子是一个中国古代寓言选集,也是茅盾文学创造的起步作品。1918年,茅盾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寓言集《狮骡访猪》,(注:商务印书馆,1918。)同年又出版寓言集《平和会议》,(注:商务印书馆,1918。)两书共10寓言,加上他其他的寓言创作,就构成了20世纪寓言文学的开篇。 著名文学家鲁迅,在寓言作品出现的年代上,他可算第二个有寓言作品的作家。应该说鲁迅的寓言作品不是有意为之的东西,即他的本意是杂文等的创作,但其作品的性质则是地道的寓言,如1919年8月20 日在《国民公报》“新文艺”栏中发表的《螃蟹》、《古城》等就如是。像这样的“寓言”在鲁迅笔下还有不少,这说明“寓”是鲁迅杂文的“工具”之一。 进入20年代,郑振铎、林语堂等一批文学家对寓言创作亦有一定的涉及,出现了一些寓言佳作。30年代,中国的现代寓言文学有了自己的表现,周玉群的《小朋友寓言》、(注:具体出版情况不详。)白丹宁的《孩子们的寓言》、(注:具体出版情况不详。)程訚如的《小小寓言》(注:具体出版情况不详。)等无名作家的寓言作品,表现了寓言为儿童教育服务的倾向。另外,丰子恺、陈伯吹、郭沫若、贺宜等人也创作了一些寓言,陈伯吹、贺宜的寓言是代表。这时期,胡怀琛的《中国寓言研究》(注:商务印书馆,1930。)出版,为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研究的第一本专著。 40年代,20世纪的中国寓言文学走向了第一个高潮,出现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寓言作家,以冯雪峰、天戈、莫洛、仇重、何公超等人的作品最多最有影响。冯雪峰、张天翼又是其中的代表作家,他们创作了一批堪称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优秀的寓言作品。雪峰的成就又最大,是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他1947年出版了寓言集《今寓言》(注:上海作家书屋,1949。)之后,又连续出版了数本寓言集。寓言是冯雪峰一生文学创作成就的主要构成。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分期中,人们一般把1949年前的时期划为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归结这时期的寓言文学,它大致还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在寓言文学上还没有完全的统一的认识。这一时期中国的新文学注意力多在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体裁品种的开拓上,寓言的开拓自然也就不太引人注目和急迫。但是,中国这一时期的寓言文学,在冯雪峰等人的努力下,其寓言创作在晚期时已完成了分别来自中国古代寓言精神及表现形式和外国主要是伊索寓言精神及表现形式的融和、贯通,树立了作为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基本形象,完成了中国新文学中寓言的现代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们习惯把这之后的文学称为中国当代文学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停顿,在寓言文学的发展中又分为两个时期,即文革前期和文革后勤(新时期)。“前期”最早出现的寓言文学作品是《狡猾的狼》和《农夫和蚯蚓》,它们为配图寓言集,1951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但这为改编作品,真正的创作寓言是1954年初出现的。1954年1月30日, 金江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四则寓言,就是这时期最早见的作品。这之后,寓言创作渐盛,几年间就出现了大量的作品,形成了20世纪中国寓言文学的第二个高潮,较著名的作品有《乌鸦兄弟》(注: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猴子磨刀》、(注: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高山与洼地》、(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三戒》、(注:组诗,见《诗刊》1962年第10期。)《帆与舵》(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64。)等,涌现了一批很有影响的寓言作家。其中的代表作家为金江、湛卢,另外吕德华、林植峰、仇春霖、申均之、刘征、韵华等也是有名的寓言作家。这一时期的寓言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也比较活跃,在寓言文学构成中的份量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