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却是发生巨变的一个世纪,因为在这个世纪产生了从内容到形式均不同于古代文学的现当代文学。而20世纪的中国传记文学理所当然地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传记文学的特殊性,传记文学还没有引起文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在国内一些常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作或教材中,几乎没有提及“传记文学”的字样。关于现当代传记文学的研究,除在国内报刊上偶然可以看到零星的短评之外,至今尚无较系统的著述问世。笔者认为,20世纪的传记文学是一个自成格局且有其特殊性的文学现象,描述其发展衍化的过程,评述传记文学作家的创作及理论,梳理各类有代表性的作品,总结其得失,从中找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既可以为后来的传记文学提供借鉴,也可以为现当代文学史填补一个空白。为此,本文拟对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格局中的历史位置、基本特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走向等作纲要式的述评。 一、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历史位置 (一)传记文学的本质属性,决定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是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传记文学?它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我认为,传记文学的本质属性,即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产物,它是艺术地再现真实个体人物生平事迹和性格的一类文学样式。关于传记文学的本质属性,是属于历史学,还是属于文学,这与对传记的认识有关。中国传统的看法,认为传记是历史的一种表述形式,它是属于历史范畴。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在《汉书·艺文志》中称《太史公书》,被列入“春秋”家,显然划在历史范畴。以后沿袭《史记》体例的正史作者,都把其所写的“传”当作历史著述看待。直到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仍把“传记类”放在史部,而且把“传”与“记”分开称:“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叙一事之始末者为记之属。”但现当代的学术界公认《史记》中的多数人物传记是传记文学,它既是历史著作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有文学价值的传记文学。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实际上指出了《史记》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史记》也为以后传记文学在史学与文学上的结合树立了榜样。 现代一些学者与作家们在强调传记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随着传记中文学性的增强,提出了“传记文学”的概念。中国最早提出“传记文学”名称的是胡适,他在1914年9月23 日的日记就题“传记文学”(注:《胡适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316页。),后来他又多次以“传记文学”为题在北京、上海、台湾作讲演。郁达夫在1933年作“传记文学”一文,1935年又作《什么是传记文学》一文。此后朱东润作《中国传记文学之进展》、《传记文学之前途》、《传记文学与人格》、《八代传记文学述论》等著述,较早系统地总结中国传统传记的发展,并论述了传记文学的艺术特征。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传记文学”命名的书刊、团体、学位,比比皆是,传记文学作为一类文学样式已是客观的存在。虽然当代学人对传记文学的本质属性还有不同看法,但一般学者已承认“传记文学”的存在,并强调它必须在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的条件下,归入文学门类。《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就列有“传记文学”条目。传记文学既作为文学的一个分支,那么从1919年“五四”运动起至当今的传记文学,理应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具有与现当代文学共同的基本特质。 从传记文学观念到传记文学体裁、语言形式等等,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不同于古代传记文学,它与现当代文学具有一致性,表现出与现当代文学一定程度的同步发展趋向,因而它可以成为现当代文学的一分子。 以传记文学中的自传观念说,古代自传以表现传统观念的述志抒怀为主要内容,而现代自传则具有“五四”新文学以人的觉醒、人的解放为核心的新文化意识的基本特质。郁达夫的自传以自我揭露为主,郭沫若的自传重在自我表现,沈从文的自传表现自我觉醒。这些自传显然已是现代文学的一部分。 以传记文学中的他传说,古代传记中的史传和散传,多以体现传统的思想意识,尤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主。而现代传记,如胡适在1919年底发表的《李超传》,为一个不相识的受封建家族压迫贫病而死的女大学生作传,支持了妇女反封建、求解放的愿望。显然与“五四”新文学表现“人的解放”大目标一致。 以传记文体形式说,早在本世纪初梁启超为西方名人作的传记,如《罗兰夫人传》、《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等,已采用章节的形式,扩大了传记篇幅。以后的现当代传记创作多出现中长篇作品。这与古代传记以短篇为主,不分章节有明显区别。而现当代传记有文学性传记、评论性传记、考据性传记、回忆录、日记等,形式更为多样化。 以传记语言说,古代传记几乎全用文言写成。而现当代传记几乎全用白话。这实际上是“五四”新文学运动推广白话的结果。 可见,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从“五四”时期起,从内容到形式与古代传记文学已发生断裂。而与现当代文学较为亲近,汇入到现当代文学大潮中。 (三)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既受外域传记文学的明显影响,又与中国古代传记文学有一定的承传关系,并且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整体格局中仍保持了自己历史与文学结合的独特品性。 20世纪的中国传记文学在“五四”前后主要受西方传记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被打开了,中间经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外文化交汇的范围日益扩展,大量西方政治、哲学、文学名人被介绍到中国。早期出国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外读到许多名人传记。紧随着西方的传记文学也被译介到中国来,如法国卢梭的自传《忏悔录》,1928年5月上海美的书店就已出版,以后陆续又有不少译本出版。 这对30年代前后的中国现代自传的兴盛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建国初期的当代文学受前苏联俄罗斯文学的影响较多。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中译本在解放后为人们所熟知。吴运铎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出版后,人们把作者誉为中国的“保尔”。而新时期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又促使大量各种西方名人传记译介到中国来,这为多元化的当代传记文学,尤其是为近10多年的“传记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