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革”时期的文学,许多学者仍然坚持“沙漠论”,即“文革”中除了被林彪、江青之流所利用或炮制的“样板戏”等作品外,是一片沙漠。特别是在一些当代文学教科书中,大致以此论为基调。这是相当偏颇的,至少是论者忽略了民间文学存在的事实,或者有意无意地把民间文学排斥在文学之外,没有看到民间文学在全部文学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文革”时期的民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奇特的一页,是整个“文革”文学中最有价值的作品之一(关于这期间的手抄本问题,我已经在他处发表文章进行论述,此略)。今天,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个问题,使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也更具有科学性。 首先是其基本范畴。 “文革”时期的文学,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从文学机制自身上讲,出现了明显有别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新类型、新体裁。它最为典型地体现为这样几种形式:一、民间传奇;二、政治笑话;三、时政歌谣。 新时期以来,对于这些作品的搜集整理,曾经出现了几个旺盛时期。在1979年前后,为了配合思想解放运动,深入揭批“四人帮”,《民间文学》等杂志发表了一些搜集整理出的政治笑话和时政歌谣。到80年代中后期,一些故事杂志则发表了较多的那个时期在地下流传的民间传奇。有的出版社还出版了以传说故事为名的此类作品集。但整体上讲,“文革”时期的民间文学,在科学地搜集整理方面,做得是很不够的,还存在着继续搜集、钩沉的问题。这个工作不应该为我们所忽视。特别是从事当代文学、民间文学和思想文化史的学者,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其口头性和集体性。它首先是口头的,与普通的作家文学的创作手段,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口头性还要接受大众传播的加工,即表现为万千人所共同承认。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与特征,才能称之为民间文学。“文革”时期的民间文学,当然要具备这两个特征。也正是这两个特征,使它被人称为“风”,给我们的搜集整理工作提出了许多难题。现在,我们只能以有限的材料,来探讨其范畴问题。 “文革”时期的民间传奇,即民间英雄传说,它包括两大类,一是现代侦破故事,二是关于一些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些知名人士的传说。前者的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惊险,许多作品和这一时期所流传的手抄本密切联系在一起。典型的作品如《于飞三下南京》、《许世友三进故宫》、《第十三张美人皮》、《梅花党》、《一张发黄的报纸》、《一只绣花鞋》等,在有些地方家喻户晓。后者集中在人民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的传说中。这些传说集中表现出周恩来总理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以及他和老一代革命家的如海深情。如,《智对赫鲁晓夫》,显示出对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两种态度,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们神化了自己所爱戴的领袖,将中华民族所有的美德和智慧,都集中在他身上。 民间传奇的情节形成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所特有的类型化,出现了同一母题的许多异文。这种体裁的作品搜集整理工作是相当艰难的。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和变异性特征,在这里得到典型体现。一个故事情节铺开后,很快形成滚雪球式的集体加工和箭垛式的层层积累,这样,异文异常丰富,为我们后世的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作品在后来成为一些小说、电影、电视的重要题材。如《一只绣花鞋》就曾被重庆话剧团排为话剧,后来被拍摄成电视剧,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 政治笑话,即讽刺故事,在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对极“左”政治的强烈批判和嘲讽。后来的上海《故事会》,江苏人民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所出版的笑话集中,曾保存了大量政治笑话,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方便。这类笑话是时代的产物,它集中批判和讽刺的是极“左”人物的愚昧无知。例如,作品中的人物读白字、读错字,语无伦次,颠三倒四,令人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它唤醒人们正视现实,鞭挞时弊,呼唤良知和正义,形成鲜明的审美效应。当然,这类作品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极“左”政治代表人物的强烈批判,如讽刺江青的嚣张、狂妄,王洪文的愚昧、无能、蠢笨,与前面所提的关于周恩来总理的智慧、勇敢,形成强烈反差,刻画出江青之流作为民族败类、政治流氓的种种丑恶行径。另一类是对一般现象的讽刺、嘲笑、挖苦。应该说,这类作品更多的是善意的规劝,与上一类作品的出发点不同。前者是亮出匕首,后者是提供娱乐。 政治笑话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有审美的成分,又有战斗的成分。有时,它又体现出百科全书式的教谕,成为人们自省自问的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自己的丑陋和不足。这类体裁的作品直接促成了后来小小说、随笔小说、相声等作品的形成或变更。其幽默、精短的艺术传统,不断被发扬光大。 时政歌谣的数量最多,搜集整理的难度也最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文革”歌谣除少量的在《民间文学》、《南风》、《山茶》等刊物上发表外,大量的仍残留在民间。即使最大规模的民间文学“三大集成”(故事集成、歌谣集成、谚语集成)在全国搜集整理出版时,因为编选标准等原因,这类作品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民歌中的时政歌谣,是指对现实政治的直接反映、表现。它毫不掩饰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特有的审美视野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心声。我国文学传统中,民歌被称为“天籁”,素以质朴、幽默、大胆、直快、生动而著称。所以,《诗经》的编者把民歌称为“国风”。在“文革”时期,歌谣无处无时不在,与江青所炮制的“小靳庄群众诗歌”形成鲜明对比。真正的民歌,常常是在自发的创作和传播中完成其艺术创造的,任何人为强加,都不能得到普遍的认同、共鸣。这些民歌的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样,映射出整个时代的每一个方面。最典型的歌谣如《打着红旗去要饭》,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人民群众在贫穷和极“左”的岁月中从肌肤到心灵所遭受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