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又一次读完《红瓦》,揉揉倦眼,轻轻合上书本的时候,早春的晨曦,还伏在天外。我走到窗前,凝视浓雾中的阑珊灯火,回味着《红瓦》中描绘的苍生百态,世间万象,心情忧郁而又温暖,神思凝重而又悠远。对于曹文轩来说,他所写的都是30多年前的旧梦了,有一些故事,比如林冰与陶卉的偶聚与暌违,初恋的迷离与恐怖,大约是他记忆深井中最隐秘的涓滴也最具有私人性了;然而,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而言,这一切又有什么意味呢?是什么使《红瓦》中展开的生活画面和人物故事对我产生了这样强烈的冲击力,使我有了切迫不能已于言的感觉呢? 再也没有比面对像《红瓦》这样具有某种艺术神秘性的作品时更让我感到文艺评论的痛苦和魅力的了:对象是难以说明的,但想说明它的努力却是欲罢不能的。 那就姑妄一试吧。 一 《红瓦》与写于《红瓦》完成之后的《草房子》在生活内容上具有某种连续性,这是很明显的。《草房子》是以一个叫桑桑的孩子的眼光,叙说油麻地小学及其周遭的生活;而《红瓦》则以一个叫林冰的中学生的视野,讲述他所看取的南方水乡小镇的斑驳的人生和那个特定时代里青春的萌动、激荡和成长变化的历程。但是,叫桑桑也好,叫林冰也好,这两个人物所具有的作家本人的自传色彩,都是那样浓重鲜明。 但是,如果予以细察详辨,《红瓦》的立意和布局,和《草房子》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红瓦》是更具有自觉的自传色彩的堂庑广大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力作,它是为现代社会中处于新的喧哗与骚动中、感到精神失衡的成人们而写的。作者有意选择了自己青少年时代所亲历亲见的那些老式的喧哗与骚动的时代背景下的往事和故人,按迹循踪地写出他们恒常的生活风貌,苦涩而温馨、飘浮而执着的生存和发展,写出他们对美好而合理的生活、善良而健全的人性、纯洁而激动的青春的永恒的追求,以期给处于新的喧哗与骚动中的人们带来精神的慰藉和美感的净化。而《草房子》则是在完成《红瓦》之后,藉着儿时的回忆,精心为孩子们吹奏出的一支童年变奏曲。它的精粹、集中和新锐,它的先《红瓦》一步问世,似乎让自己那优美而单纯的韵调,先入为主地盘旋在读者记忆里,使他们对内容更浑厚、架构更繁复、音响显浊重、色彩呈斑驳的《红瓦》,一时间反而觉得不那么易于接纳了。 其实,无论是对于曹文轩个人创作的历程而言,还是对我们现实主义文学在新的时代的发展格局而言,《红瓦》都是更为重要的,更能显示现实主义的固有艺术规律和美学价值的作品。我认为,《红瓦》在反映现实生活、刻画人物形象、锻铸语言艺术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贡献了珍贵的经验。 《红瓦》在反映现实生活并达到较高的真实性方面,其突出的成就是:完全从生活出发,把对已逝的生活画面的绘状,建立在亲历亲见和切身体验的基础上,从而使那些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不断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政治理念改铸、涂抹的生活内容在艺术描写中以较为纯粹的生活化的形态逼真而亲切地表现出来了。《红瓦》所写的时代,是林冰的中学时代,也是我们国家“文革”前直至“文革”后期的那一段社会动乱、观念紊乱、教育停顿、法制荡然无存、人性急剧劣化的特定时代。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个时代的动荡、荒谬和种种阴暗的东西,即使在江南水乡油麻地镇那样偏僻而落后的农村地区,即使是在纯朴、善良、乡风乡情浓郁的人群中,整个国家大局的崩坏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回避的。作者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固有的直面人生的艺术勇气,把大串联、造反夺权、大辩论等等政治色彩强烈的生活内容纳入了笔端,但他的写法,却又是那举重若轻、撇浊掬清、别出心裁,把政治动乱的投影完全地生活化了。他完全从一个少年的生活、情怀、认识力和心理兴奋点出发,全神贯注地去绘状人们在经历那种种社会震荡时真实的人性、人情的流露,被特定村镇社区所制约的相互关系的自然变动,和人的性格、心理的发展变化,揭示人民生活、人民性格深处天然存在着的排污力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本能,从而摒弃了从政治理念出发的浮相的、漫画化的、也是僵硬的表现形式,细腻地画出了荒谬背景下合情合理的生活图卷,——这就是《红瓦》反映生活的独特之处。但是,这难道是什么全新的或仅仅是古典的东西吗?不是的,这不过是我国从古代到“五四”新文学以来现实主义优秀小说固有的写法而已。鲁迅论《红楼梦》所勾摄出的精魂,散逸而出,也悄悄潜入《红瓦》的堂庑中去了:“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不是吗?在《大串连》一章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凌乱灭裂、狂热呼啸的习见描写,却看到了一个被走出去看看的人类欲望驱动着的懵懵懂懂的中学生串联队,看到一对小儿女聚散的小小的悲喜剧,当然也看到了串联归来后学生们突然不安起来、骚动起来、破坏起来的种种情状……这就是大背景下地方性、个人性的真实生活!同样,对汤文甫一派与杜长明一派的大辩论及随后的夺权反夺权的描写,几乎略去了他们辩论的政治内容及政治行为的表面借口,而专注于人在堂皇借口下的隐秘动机及人在这种非常状态中天性、智力、品质的自然流露,这实际是更深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时代。这种凝视点的不同,正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主观主义、公式主义的写作的不同之细微体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