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分类号:I207·9 诗人阿来——从康巴高原向我们走来 藏族青年诗人阿来,从他那《旧年的血痕》中的“精神家园”——康巴高原的“色尔古”村向我们走来。带着高原明净的阳光、白云、空气和甘冽的泉水,带着康巴森林的浓绿,带着异族特有的风情向我们走来……阿来以自己的睿智和浓郁的诗情,向我们奉献出一部诗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这部根据最后一个康巴土司的故事创作的如诗、如梦、象历史、更象寓言的长篇佳构,以其文体的优美、新颖和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坛和海内外都引起了轰动。(据阿来介绍,目前已有六个欧美国家出版社与之签约)一年来,此书畅销不衰,好评如潮。有的评论家惊叹:“我国文学天空中又倏然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又一道激动人心的文学新景观!” 阿来不仅是一个激情的诗人,更是一个执著追求藏汉民族新的文化精神的勇敢探索者。早在与阿来在一个剧组相识之时,这一点就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阿来认为,是文化精神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伦理和道德风范,因此,只有创新的文化精神与经济发展的融合,才能使一个民族获得涅盘后的新生。果然,由他空灵飘逸,才思敏捷,举重若轻的文笔点染的纵连古今的长篇串词,便显示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的妙韵。那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西风瘦马,古道侠肠,再融入今日商海的智慧谋略,波诡云谲的画面,那令民族灵魂颤栗的主题便立即得到了强化,而熠熠生辉!提起这段难忘的往事,是想说明阿来确属于先辈们赞誉的那种“见素抱朴,致虚极,守静笃”,目光胸怀高远,有大气象(非小气候),有大气派(非小矜持),极有悟性,大胆开拓的新一代作家。 阿来是带着丰厚的生活积淀,“带着原乡人驱之不散的怀乡情结,寻找新的文化精神家园”(阿来语),从康巴高原向我们走来的。从他的自传中可以看出,他能将故乡复杂纷繁的故事、人物、风土人情、世事沧桑,演绎、幻化成这部充满现代意识,超越民族族别,洋溢着诗情画意的长篇小说,这绝非偶然。从八十年代开始,阿来曾用去数年时间,参加嘉绒藏族文化与地方历史的调查研究、搜集编写等工作,出有专著《阿坝州藏传佛教史略》、《嘉绒土风》等(1990至1993年四川科技出版社)。正是这种严肃、认真的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叩向和探究,人生历程的真切体验,才有了他称之为“刻骨铭心的生活积累”。经过痛苦的思考和沉淀,使阿来的意绪、心态,渐渐进入了清沏澄明的语境,使他从容不迫,诗思不断,以饱醮激情的诗笔,用儿子对母亲的真诚,倾诉他的心声。在今天看来,《尘埃落定》不仅仅结构形态、人物视点、诗意境界等令人耳目一新,书中最后一个康巴士司的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剧命运,这命运中所包容的社会历史内涵和具有反讽意义的历史文化精神,给我们多少慨叹和思索,令我们不由得“浮想联翩”而神思远引!…… 文体创新——一部空灵、深邃的东方寓言 文体的创新,今天在文学界已作为一个迫切的时代的命题被提了出来。 它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意:其一,在改革开放和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变革,生活节奏的加快,价值观念的嬗变,总之,在商品经济规律和市场化因素的驱动下,作为精神文化产品,文学的文体也迫切需要变革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人的行为方式,由于高科技化而受制约的因素在增多,人的生活、思维也就更趋复杂化。因此,过去那种松散、拖沓、冗长的文体遭到读者排拒,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人们在辛勤劳作之余,呼唤简约、新鲜、独特、信息含量大、质量高的叙述文体。美国布斯的《小说修辞学》、沃伦的《新文学论》、法国罗兰·巴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等均有精辟的论述。他们几乎同时指出,作为信息时代的文学文体,是绝对排斥过去那种单一的、模式化的线性思维方式和文体的结构形态的。但是,他们倡导的简约,实质上是一种高容量的概括,有如我们古典诗词中的“删繁就简三秋树”,是一种成熟的凝炼,是“庾信文章老更成”式的厚重。其二,文体承载着休闲和自我渲泄的移情的功能——可以言情,可以分忧,也可以寓教于乐,但排斥所谓“高台教化”。其三,文体必须是多线条、多色调、网络型、立体化的信息载体,而排拒如英国评论家格林所说的那种“公式化、概念化的‘扁’的理论”,提倡“让谬斯的琴弦——喜、怒、哀、乐、爱、恶、欲七弦交响,情感世界七彩斑斓,有反差,相抵触,多层次——这种立体的‘圆’的理论”。 相对于《尘埃落定》,应该说,阿来是把这些新精神、新理论、新观念、新手法,通过文体的创新而与本土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这里,我们不妨借用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诺维科夫关于文体结构内核的“三重交叉”说,来读解阿来在《尘埃落定》中的文体创新。 诺维科夫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提出了“心灵是一个无垠的宇宙”(即“内宇宙”说),他指出“能承载与支撑起人的心灵这个充满奥秘、无比深邃的‘内宇宙’的是文体结构上的‘三重交叉’,即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代,主体与客体这三重相联系、相依存、相映射、相沟通的网状式交叉。”因为“作为世界主体的人的内心情感、思维、观念、意识和下意识的演化轨迹,本身就存在着许多有待认识和开发的秘密交叉点。这是文体三重交叉能成立的前提。”诺维科夫指出:人的命运轨迹变化有了这种交叉将能更深刻地去剖析一段历史,反映一个时代,揭示一种制度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