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0年代中期,大陆史学界受心态史、单位观念史学和文化学理论的触发,较为关注古代复仇习俗、制度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汉代复仇、复仇与法律关系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注:从现代意义上最早研讨复仇的是民国学者瞿同祖的专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重新出版。又参见彭卫:《论汉代的血族复仇》,《河南大学学报》1986第4期;钱大群:《国家司法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复仇”制度论》,《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等等。)。事实上中国古代文学中也存在着绵延久远的复仇主题,这一主题经明清小说、野史笔记扩散增饰,形成了苦干母题(motif)模式,已广布于民国武侠小说中。而50年代后兴起的新派武侠小说中普遍性的诸复仇模式,更为论者每每加以概括,谓为武侠小说中的一个“公式”(注:例如侯健《武侠小说论》认为武侠小说此公式尤为鲜明: 一个孤儿——常常是因私仇遭到灭门之祸,以致流浪的孤儿,因特别的机缘,得到各种奇遇,包括灵丹、秘笈、动植物如鱼胆、何首乌之类、神兵、前辈高人赠予几十年、几百年功力,然后重归江湖,无往不克,赢得一大群美女的追求,最后则找到了仇人——罪恶黑帮的领袖,终能手刃寇敌,或晓得了身世真相。……)。 武侠小说中的复仇情节错综复杂,难于尽述。本文拟以主题学思路,主要从武侠小说复仇诸模式对传统复仇主题继承与超越角度,探讨其展示的反文化、反传统思想,揭示其蕴涵的人性启迪意义与文化反思价值。 一、“儿子长大后复仇”模式 血亲复仇是正史传记所载最多、是常见的复仇类型。“父之仇不共戴天”,儒家经典每加强调的这一伦理义务,使孝子——受害苦主的亲生儿子来承领复仇使命,被认为最佳人选。《史记·赵世家》写赵孤,干宝《搜神记》写赤北,至唐此类故事模式形成,像吴承恩《西游记》中唐僧幼年为“江流儿”故事即本自温庭筠《干
子》等。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中许惠娘如是宣言: 我丈夫只为恶奴、董贼排陷,屈死他乡,恨不即赴九泉相聚,只因孤儿无托,故坚忍偷生,以待长成,手刃二贼。…… 培育儿子这一复仇火种,亲母(或乳母)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儿子的复仇动机似乎也与生俱来,血缘的规定性及巨大推动力量无可怀疑。因而上述模式派生出“儿子长大后向继父(义父)复仇”。由唐人《闻奇录》、《原化记》起,元人张国宾杂剧《合汗衫》始将其充分文学化。后者写陈虎恩将仇报害人夺妻,李玉娥生下前夫之子后,其子常受继父虐待,一旦得知真相即行复仇。小说《说岳全传》中陆登遗孤陆文龙向养父金兀术复仇,虽受王佐点醒,仍在乳母配合之下。明人《白罗衫》一剧也写继父把徐继祖(苏云之子)恩同己子般抚养,继祖知情后仍没放过夺母害父的仇凶(继父)。可见继父不论虐待还是善待义子,都不会摧折或感化孝子们的复仇决心。母亲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这一过程中的主导,或其亡父遗命的传达者、确认者,或儿子行动的掩护者、支持者。如果联系到古代最早歌咏复仇的诗歌(如左延年《秦女休行》等)偏偏咏的就是女性复仇,各类文体包括史传、野史、诗歌到戏曲小说写女性复仇有多种曲折方式,就可体察到女性复仇的文学表现,影响到母亲假手儿子复仇的动机,有理由认为描写儿子长大后复仇中亲母(乳母)之于复仇的态度行为,是有意识的。(注:参见拙文:《再论中国古代的侠女复仇主题——女性复仇的艰巨性及多种复仇方式》,人大复印资料J2专题1992年第12期(以下只列简称);《古代女性在复仇中的作用试探——四论女性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J2·1995年第5期。) 新武侠小说则由此模式中跳出,又推陈出新。金庸《射雕英雄传》就打破了血缘决定复仇意志的神话。继父之于义子的多年恩同己出的情分,在杨康出手援救完颜洪烈时真切自然地表露出来:“两人十八年来父慈子孝,亲爱无比,这时同处斗室之中,忽然想到相互间却有血恨深仇。……”其实杨康何尝未想到,若要报仇即刻可以得手,可是恩养之情为他全面考虑后果设下了回旋余地——“……但怎么下得了手?那杨铁心虽是我的生父,但他给过我什么好处?妈妈平时待父王也很不错,我若此时杀他,妈妈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喜欢。再说,难道我真的就此不做王子,和郭靖一般的流落草寇么?”包惜弱的态度自不免波及杨康,这里一定程度上成为其功利打算的借口,而有关母亲再嫁的耻辱感也荡然无存了。又如柳残阳《如来八法》中的厉勿邪乘江云峰发病时将其杀害,带走他六岁的儿子江青传授武功,练成绝技后江青也放弃报仇,万亦感化得改恶向善,江尊之为义父。仇人非但肉体未毁,灵魂竟然还得到了新生。 新武侠小说还尝试写出了母亲反对儿子复仇,可谓意味深长。陈青云《艺剑青霜》中祈焕艺为报父仇几经周折才寻访到母亲,而由于担心儿子因报仇惹祸上身,母亲竟至自尽身死。遗言不仅不嘱复仇,还坚嘱其切断此念,勿入上辈留下的血仇漩涡。梁羽生《武林天骄》更表现了儿子长大后,还要促进仇怨两方友好。小说中张雪波母是岳飞女儿银屏,避难时张嫁给金国重臣之子,生下檀羽冲。但雪波义父张炎却将檀氏父子毒伤,以致父子被追杀而死,张炎也一道被杀。然而檀羽冲学武练技却不为报仇,而为两国相亲,宋金和平。母亲张雪波留此遗愿:“我说的是报仇以外的事情,记住,你的父亲是金国人,你的母亲是宋国人,金宋虽是故国,你的父母却是恩爱夫妻。”她经过多年思考,弥留之际决定,再不能以复仇来连累儿子了。这一眼光长远的决策。其实真的实行起来却得不到众人理解,江南武林就对返回生母故园的檀公子连连袭击。 从复仇效应角度看,儿子长大后向继父复仇,亦在为母雪恨;所以广义讲,为亲母雪恨而向生父报仇,也当与此接近。古龙《武林外史》写美貌超群的白飞飞,欲嫁生父柴玉关,企图以此羞辱柴,为母亲王夫人报仇。(就像《天龙八部》中刀白凤找个丑且脏的乞丐情人来向丈夫报仇,均属操纵奇异婚恋来以耻雪恨。)金庸《飞狐外传》中袁紫衣是母亲被凤天南强暴后生下的。对她来说,父为天,母仇又不能不报,以致采取了解救凤天南三次再杀之的策略。也许由于这类复仇的对象实在太特殊了,以其子承父脉,顾忌较多,向亲父报仇的角色也就一般安排为女儿,女儿毕竟早晚要嫁给别人为妻的,庶几减少些为复仇而灭伦的副作用;而最终也尽量不描写生父真的丧命于亲女之手。即便这样,袁紫衣还要在事成后遁入空门的。这是在突破了“儿子长大后报仇”的惯例后,又填补了“女儿长大后向父报仇”的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