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生活在东西文化冲撞交流的时代,生活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在全面转折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两种文化观念、两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性格心理构成中也都具有现代和传统两种不同的观念意识。这两种观念意识的生成构建和矛盾消长决定着个体生命的劳作、追求、生息。因此,从这一角度认识老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要说明:现代意识和传统观念是语意宽泛的概念,从任何地方分析把握都会牵动起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及其矛盾冲突。或者说,老舍任何举动都可以从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角度做出解释。因此,我试着把老舍性格心理中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矛盾运演分作四个时段,就各时段的主要表现略作分析。 第一时段从生命开始到去英国之前。这是老舍性格心理形成期。传统观念先入为主成为老舍性格心理的基本构成;现代意识则后来居上,改变着原来的意识构成——这是本时段二者矛盾运动的基本情形。 个体性格心理形成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本世纪初叶,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走完最后路程而宣告结束,以民主共和为旗帜的现代社会在混战中揭开帷幕。与此同时,思想文化界也进行着深刻革命。西方思想文化洪水般汹涌而至,冲击着日趋僵化的中国思想文化阵地,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老舍的性格心理正是在这动荡的社会和复杂的文化环境中生成。不过,对童年—少年老舍而言,无论社会动荡还是文化撞击,都是间接的事情,开始引起注意并对性格心理生成起着直接作用的只是周围的世界——城市贫民生活文化社区。老舍是贫穷的旗人子弟。旗人进入民国失去优越地位而受到歧视,其中的贫困者生活更艰难。贫困将童年—少年老舍挤兑到社会角落。狭窄的胡同,脏乱的杂院,嘈杂的茶肆,愚昧苟且的市民,是他的生活空间。下层市民社会是传统文化最肥沃的土壤,最坚固的栖息堡垒。古老的风俗习惯、礼教制度、文化艺术通过各种渠道注入童年—少年老舍的心灵空间,每时每刻都塑造着他的性格。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悌等等传统道德观念积淀在意识深处,成为他性格心理的原始构成。如果不是发生“五四”新文化运动,他很可能顺从传统的安排:“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五四”给了我什么》,《解放军报》,1957年5月4日)像张大哥和许多市民知识者那样,在传统的人生轨道上聊度终生。 老舍没有走进传统的人生轨道。善人刘大叔引他走进学校,改变了他的生长环境和生活内容。其后,随着年龄增长,学历升高,他的生活空间和知识视野也不断扩大,尤其是师范毕业走向社会之后,他离开下层市民社会,走进新的世界——接近时代政治文化神经的世界。他的生活和知识视野迅速向外扩延,新人物,新文化,新知识,新思想,新语言,新观念……纷至沓来。他贪婪地阅读新文章,尽情地接触新事物,广纳新信息,博取新思想。广泛涉猎充塞着他的心灵空间,改变着他的知识构成和思想观念。他的性格心理结构迅速改变:早期注入成为历史沉淀下去,现时接受后来居上,显示出活力,催发人生自觉。虽然还是那个出身寒微的旗人子弟,尽管生活在成人中间,要按照社会习惯收敛自己个性的犄角,要显得少年老成,甚至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围的“平仄格律”——如吸烟打牌谈女人等,但他毕竟是新时代的青年。旧的那一套不能规范他的思想,其行动也在不少地方出格越轨,且越来越卓然不群。 ——社会转型,文化更新,老舍背着因袭的精神重负走在人生转折线上。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两种性格心理力量在他意识王国里进行着激烈的搏斗。现代意识和理性自觉抑制着陈旧的传统观念,催促着他做个现代青年,而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则拒绝和同化着现代意识,将他拉向日常的轨道。其间的此消彼长,是那时老舍性格心理中最突出的矛盾运动。在这种矛盾运动作用下,老舍的生活进行着或艰难或脱俗的抉择。 老舍走上社会之后就到了结婚年龄,母亲按照传统习惯给他择定了婚事。依惯例,老舍应该结婚成家过日子。但他拒绝母亲包办的婚姻!他态度坚决,固执,毫不让步,终达目的。是什么力量使他做出这异乎俗常的决定?答曰:现代意识。“五四”是人的自觉时期,也是个性解放时期。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爱情至上,婚姻自主。新青年以此为旗帜向封建礼教挑战。不甘做旧婚姻制度的牺牲品,自己决定婚姻和命运,这是那时代新青年最突出的特点。老舍虽然不以新青年自诩,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表现了他的现代立场和现代情愫。与拒婚相关联的是恋爱。那时他爱上刘大叔的女儿。对这段爱情,《微神》做过凄切动人的描写,其中某些情节是写实。他们也像作品中的人物那样,情投意合,彼此恋爱。老舍也像作品中的“我”那样,明知间隔门第的大坎,难以逾越,相爱不会有美好的结局,但矢志不移。从拒婚到恋爱,老舍算得上现代人;但他很不彻底。他因拒婚而痛苦,大病一场,险些丧生,原因是伤了母亲的心,做不成孝子。他向往爱情,有恋爱之心,但缺乏足够的勇气,也不敢付诸行动,致使铭骨刻心的恋爱结出凄切悲怜的果子。这既说明他的个性意识底气不足,也说明传统观念浓厚。退婚表现出二重性,恋爱也表现出二重性。人生道路上的两件大事,将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矛盾,将现代人的自觉选择与传统人的因袭和自然走向的对立表现得充分淋漓。 类似的矛盾还表现在他的入教与出国。那时代虽不像过去那样排外,也不像后来那样把宗教视作迷信,把传教看成文化侵略,把教徒与洋奴相提并论,但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受洗入教仍是超乎俗常的举动。关于老舍入教的动因以及入教后的活动,人们有过许多论述;这里要说的是,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是两种不同质的文化,老舍所接受的教义,并非原版原义,而是他所理解的教义。按心理学解释,就是把教义纳入原有的心理图式;纳入本文语境则是东方观念对宗教文化的化解。这里显示出性格心理中传统力量的博大。但在另一方面,受洗本身就是精神皈依,就含有对原来精神文化寄托的不满甚至反叛。虽然宗教文化不具有现代特质,但当老舍接受宗教信仰并以之支配自己行动的时候,其意识王国的某些部分已经经宗教文化的接受中介,由传统走向现代。事实是:老舍受洗入教后,热心宗教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接触外国友人,学习外语,且在不断接触学习中,慢慢地走进教民——外国人的生活文化社区,而与市民社会逐渐疏远。生活如此,心理亦然。正是在此基础上,他获得出国机会,且打定了出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