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引 郭沫若早期与表现主义的关系,历来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引出了不同的看法,一种比较普遍且占主导地位的看法,认为郭沫若以浪漫主义为主导,渗透了表现主义的因素。如有人说:“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是浪漫主义文学团体‘创造社’的主将。他不但在文艺创作上,而且在美学观上也表现出了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西方……表现主义的文艺学说,对郭沫若早期美学观也发生过一些影响作用”;(注:王富仁、罗钢《郭沫若早期的美学观和西方浪漫主义美学》,《中国社会科学》1984 年第3期第169页。)“郭沫若的情绪还更多地停留在浪漫主义阶段,他是站在浪漫主义立场上吸取表现主义的精神实质的”。(注:唐正序、陈厚诚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0页。)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郭沫若早期以表现主义为主导, “浪漫主义始终是表现主义的搭挡”。(注:刘光宇:《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第84页。)如捷克学者M·嘎利克说:“郭沫若……的观点,尤其在二十年代的后半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始他以唯美——印象主义理论家的面目出现,1923年之后变为表现主义者……”。(注:M ·嘎利克:《郭沫若从唯美印象主义者发展成为无产阶级批评家》,载《国外中国文学研究论丛》。)澳大利亚的麦克·杜戈尔在《中国现代引进的西方文学理论》一书中,也认为创造社前期的郭沫若,郁达夫的作品应属于表现主义范畴。以上两种比较典型的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它们又都不能圆满地、科学地解释郭沫若与表现主义的关系。究竟如何看待郭沫若与表现主义的关系?表现主义的文艺思想究竟对郭沫若的影响有多大?是否已经构成了他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决定了它的性质?如何看待创造社原有的浪漫主义定性?系统研究郭沫若与表现主义的关系,对于准确把握郭沫若早期文艺观的性质和早期创作的倾向,乃至对于准确把握创造社前期的文学倾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表现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一)表现主义的产生及特点 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产生于德国的文学艺术运动。它最先出现在绘画领域。1901年,在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法国画家埃尔维用“表现主义”作为他的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05年,黑克尔和彼希斯坦创立“桥社”,反对追求光和影的印象主义画派,大胆探索新的艺术语言,竭立主张绘画不重视可见的,而是创造可见的。力图通过线条和色彩的组合,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和画家的情感。绘画流派的这一主张很快渗透到文学领域。1911年,《行动》杂志的创刊,标志着表现主义文学登上德国文坛。德国的表现主义分为左右两翼。右翼关心的是灵魂的自由和上帝的启示,充满神秘主义气息。左翼表现主义者的作品则反映了一次大战以后德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拥护社会主义革命的激情,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但同时也存在散布和平主诉思想等缺点。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表现主义文学风靡整个欧洲,就文学而言,成就最大的是戏剧,其次为小说和诗歌。 社会的剧烈动荡,时代的巨大变化是表现主义文学产生的土壤。二十世纪初,德国的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结成“神圣同盟”,加速发展工业生产,疯狂推行军国主义。表面看来,文物灿烂,兵力完备,民力充实,但实际上,德国人民对过于严厉的政治控制,摧残人性的机械文明,怨声载道。军国主义实行严格的社会控制,因此,新旧两代人的对立,小资产阶级与统治集团的对立就特别尖锐。在德国以外,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各种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好似山雨欲来风满楼,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世界都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紧张和不安笼罩着世界,也象阴影一样笼罩着艺术家的心灵,以世界的传统认识,传统的价值标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人们对现实的稳定性,对客观事物的外观极不信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国民陷入困苦的生活之中。老弱的死于沟壑,少壮的葬于沙场。人们体验了辛酸、悲苦和饥饿,感到“崩溃”来到了眼前,纷纷诅咒战争的罪恶。表现主义文学在此种情况下,应运应生。 表现主义不仅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而且是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表现主义是对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反拔。十九世纪后半叶,自然主义、印象主义文学盛行于世。自然主义者以纯客观的态度再现生活,他们力图保持忠实于“自然的纯真印象”,认为自然是唯一的表现对象,把作者的主观感情与自我意识逐出艺术王国。被大战的惨祸震动的年轻作家们,经历了深刻的内心体验后,对这种冷静的观察和描写感到不满,他们认为经验世界是肤浅的,不实在的,在经验世界的背后,还有本质。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捕捉事实的本质。这本质就是“自我”,即自己的灵魂。作家只要从自我的主观出发,就可以演绎出万事万物来。德国表现主义理论家埃德施米特说:“真的现实一定要由我们去创造,事物的意义一定要加以挖掘。不要满足人们所信奉的、臆断的、标示出来的实事。一定要纯粹地、不加歪曲地反映世界的形象,而这一形象只存在于我们自身”。(注:埃德施米特:《创作中的表现主义》,《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1月版。) 他们要求摒弃自然的模仿,重视自我,积极寻找能够充分表达他们的感受与体验的表现形式。他们认为表现主义是表达内心感受的最好形式。 表现主义文学从哲学和现代心理学中摄取了“养料”。柏格林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尼采自我觉醒的意识等,对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在尼采狂呼自我觉醒的“超人”哲学影响下,那些不满现实,探索出路的知识分子内心憋着一股盲目的狂暴的反抗情绪,迫切需要有一种色彩强烈怪异的文艺形式来发泄这种“激情”,于是表现主义的诗歌和戏剧如雨后春笋盛极一时。表现主义者要反抗旧的社会环境的压抑,否定传统的价值观念,顽强地追求自我表现,很自然地受到尼采思想的鼓舞,有的表现主义者把尼采看成自己的精神导师,如凯撒在《犹大寡妇》中用“查拉图斯特拉”的一句话作为题词:“啊,朋友们,起来砸碎那传统的旧道德旧思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