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清末的澳门文学# 至光绪、宣统两朝,清廷形势日衰,但与澳门文学发生关系的名人、诗家仍大不乏人。如郑观应、康有为、丘逢甲、梁乔汉、潘飞声、陈词博、释遂昭等为其较著者。如郑观应这位著名的清末实业家,能肯定其为澳门诗的共有三首《题澳门新居》两首和《澳门感事》,今录如后: 一、《题澳门新居》其一 群山环抱水朝宗,云影响波光满目浓;楼阁新营临海镜,记曾梦里一相逢。(先荣禄公梦神人指一地曰:此处筑居室最吉,后至龙头井,适符梦中所见,因构新居)。 《题澳门新居》其二 三面云山一面楼,帆樯出没绕青洲。依家正住莲花地,倒泻波光接斗牛。 三、《澳门感事》 澳门上古名莲峰,鹊巢鸠占谁折冲。海镜波平涵电火,山屏烟起若云龙。花人神诞喜燃炮,葡人礼拜例敲钟。华葡杂处无贵贱,有财无德亦敬恭。外埠俱谓逋逃薮,各街频闻卖菜庸。商务鱼栏与雅片,饷源以睹为大宗。历查富贵无三代,风俗浇漓官势匈。屋价千金抽八十,公钞不纳被官封。昔有葡督极暴虐,竞为义士诛其凶。(义士沈亚米恶其虐,暗杀之。)自谓文明实昏瞆,不识公法受愚蠢。请问深知西律者,试思此事可曲从。 三诗写澳门风物,异常写实,直可视为史料;前二首亦可反映出郑氏信仰风水文学。第三首表现出了他的爱国精神,至于其诗风格,可以盛宣怀的序言为证:“不立崖岸,不尚修饰,随事录词,种情而言”(注:盛宣怀《罗浮待鹤山人诗草序》。)。其直抒胸臆、吟咏性情,纪事写实,不拘格调,以浅白的文字发为义论而托形于诗,堪称为特色(注:请参考邓景滨编《郑观应诗选》之前言(实业诗人第一家——郑观应诗歌研究);见该书第17-49页;澳门中华诗词学会1995年1月初版。)。清末戊戌维新变法主角之一的康有为,1897年2月于澳门创办《知新报》,康氏有澳门诗《濠镜观马戏》: 香江陆海感苍茫,濠镜山川对夕阳;若问先生果何见,诡奇马戏及蛮装。(香港观赛珍会,阅欧戏,遂游濠镜观马戏,为见欧俗百戏之始) 清末有台湾省著名爱国抗日志士诗人丘逢甲,有《澳门杂诗》15首及《送季平澳门,兼订来约》等作品,今录其《澳门杂志》第一首: 五百年中局屡新,两朝柔远畅皇仁。自颁一纸镯租诏,坐看江山换主人。(葡萄牙人居澳门,自前明朝及本朝,皆纳地租) 但至丘沧海写此诗时,葡萄牙人已不再纳地租了,欺清廷势弱,窃居澳门,俨然为己有,难怪丘氏末句有“坐看江山换主人”的沉痛语了,亦据此可见丘氏一片爱国的热诚。丘氏《澳门杂诗》十首,其中主要为充满爱国思想作品,再举其第十二首为例: 谁报凶酋发冢冤,宝刀饮血月黄昏。要携十斛葡萄酒,来酹秋原壮士魂。(葡酋昔有偏发唐人墓者,为某壮士所手刃) 这首诗讲的是清中叶雅片战争后澳门有义士沈米,基于民族义愤,刺杀葡酋亚马勒一事。丘沧海除上述爱国主义澳门诗之外,也有写澳门社会面貌的作品,如其《澳门杂诗》第14首,写的是清末澳门赌馆林立、赌风炽盛的现象: 银牌高署市门东,百万居然一掷中。谁向风尘劳物色,博徙从古有有英雄。(澳门赌馆最盛,门皆署银牌以招客) 至于写景,亦有佳作,如其《澳门杂诗》第15道: 仙洞云封方竹深,隔江胜地负登临。倚楼幻作蓬瀛想,一角青洲出海心。(拟游竹仙洞,末果。青洲,在海中) 由来学者对竹仙洞究在何处,未有定论,若据丘氏诗作及诗原注推究,则或在青洲岛上,亦未可知。此外,光绪末年,有曾在澳门设帐授徙的梁侨汉,著有《港澳旅游草》,中有澳门诗40首,但其主题、思想皆不出上引各前辈作品的范围,故于兹不赘;另有南社名士潘飞声写有《澳门杂诗》等澳门诗14首,今录其第四首: 自饭晨餐豉与暇,乌龙犹胜架非茶,发晴黑似吾华种,已见葡萄属汉家。 这首诗写澳门葡人经长时间的与华人通婚华化后,已衍生出一种混血人种,在澳门流行的名称为土生或土生葡人,他们的样貌和生活习惯已与华人几乎相同。清末,又有日本汉诗诗人永井久一郎(原名永井禾原)曾游澳门,有诗3首,见其《来青阁集》,今录如后: 一、《澳门寻钱屋五兵卫宅址》 (德川幕政时,禁海外贸易,钱屋犯禁事露,官没其家产,处流谪。)故址来寻海一隅,乘风破浪怀雄图。当年惜被官家误,钱五真成是丈夫。 二、《三巴寺》 (往昔日本人往澳门,捐资建圣保罗天主堂,华人称云三巴寺,盖以其音相似也。)何人超海起僧堂,劫后空看残址荒;今日图南岂无策,临风有客立斜阳。 三《澳门过葡国诗人嘉莫意旧居》 东西音异趣相同,落拓天涯作寓公,路入茂林修竹里,一龛遗影见高风。 这三首作品,前两篇可视作澳门与日本人民在文化和经济领域里交流的史料,最后一篇是写传说中曾在澳门过着被放逐后隐居生活的葡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豪大诗人路易·贾梅士。至清末宣统朝,仍有释遂昭及陈词博等等名家的作品流传至今。如前者有宣统三年辛亥正月(1911)的妈祖阁石刻诗一首: 祥云霭霄汉,常护半山亭。旧事传神迹,新诗寄性灵。天高凝古碧,树老剩今青。悟到诸空相,声香亦杳冥。 此诗仍属步韵张道源诗之作,但格律严正,气格清高,在清末澳门诗之中,堪称妙品。至于陈词博,亦于同年有妈祖阁石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