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部分地区群众生活开始步入了小康水平。如今,“艰苦奋斗”一词在许多人那里已经生疏了,而在大学校园里,对“艰苦奋斗”更是陌生,有的人甚至对重提“艰苦奋斗”极为反感。然而,笔者从当前大学生中所出现的众多现象及其危害深切地感到,必须向教育界及全社会呼吁:应当重新加强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一、大学生的高消费倾向及形成原因 1、大学生中的高消费倾向及表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衣、食、住、行也有了显著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衣、食、住、行上的支出已大大超过他们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一比较的结论是笔者通过几所高校的调查所得出的。笔者在这里仅从一所市属高校学生的调查(这所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其总体经济状况不如其他部属院校的学生)情况分析看,学生每月从家中获得的生活费较高的,每月约五六百元,而较低的也在三百元至四百元上下。在重庆这个经济相对落后,底子薄,老企业多,不景气的企业多,下岗职工多的城市,城镇学生所得到生活费的数额大大超过其家庭的人均收入。农村学生每月从家中得到的生活费,大都是家人节衣缩食,卖猪售粮所换得的,农村学生一月在学校的生活费用几乎相当于一家人全年的生活杂支,这对于生活在边远山区的农民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大学生不仅在衣、食、行、玩上开支大,而且浪费现象也相当普遍、惊人。食堂内外,道路两旁,被倒弃的米饭、馒头、肉、菜等到处可见。不少学生很容易将新买不久的不如意的服装鞋袜搁置,甚至轻易地扔掉。劳动观念也比较淡漠,他们对公益劳动不感兴趣,有些人就连自己的一些生活小事,也不愿做。有的学生进大学后,几乎从不洗自己的衣裤,从不擦自己的皮鞋,因为他们认为手中有钱,可找人代劳,或穿脏、穿旧后干脆扔掉。 2、高校学生追求高消费的原因 分析这一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我们不难了解,这一代人生在“文革”后,长在改革开放、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这20年。这代人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20年来,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独生子女在这种全社会的改善中得到了特有的照顾,为了他们的未来,为了他们能考上大学,家长及众多的亲友把所有的热情和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物质上尽力满足;在学校,由于学习上是佼佼者,从小学到中学,学校老师总是给予重点关注,加之不少学校在贯彻教育方针上的片面性,总是把学习成绩的优劣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因此,如今能考上大学的学生,过去总是经常地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教师的夸奖,思想上逐渐产生了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他们在家中有了需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特权。 这种在学生中产生的特权,也是家长怕孩子“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过分保护孩子的结果。因为,当代大学生的家长及祖辈曾受过旧社会的苦,也经历过“十年浩劫”,他们不仅受过政治上的挫折,也品尝过没有文化的苦楚。他们把学文化、读大学的希望寄托在后代的身上,为的是子女们不像他们那样受苦、受穷,因此,对于子女的任何要求,家长们总是在物质上给予满足,时间上给予保证,不让孩子吃苦受累。所以有人形容当代的大学生是“喂大的一代”、“宠大的一代”。这是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思想的根源。 大学生中产生追求物质享受、贪图享乐的思想还与社会的宣传误导有关。在一段时间里,各种宣传媒体以及影视文学作品远离中国的客观实际,过分夸大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同时,把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描绘得相当富裕,似乎人人都住高楼,穿金戴银,吃鸡鸭鱼肉,坐高级轿车,中国早已进入小康阶段,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这期间,某些宣传媒体还对“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进行批判、指责,斥之为“过时论”、“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等。社会的宣传导向,使青年对我国国情产生了误解和模糊认识,导致他们脱离自己家庭和国家的实际而盲目地追求高消费和物质享受。 当代大学生这种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高消费的倾向还与他们长期脱离实际,长期脱离生产劳动实践有直接关系。如今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较少接触社会,因而他们不仅对中国当今的实际,中国过去的历史缺乏了解,对各行各业的生产劳动实践接触甚少,甚至连自己家庭的真实情况也缺乏了解。他们对于“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除了有一些条款式的背诵之外,对于中国真实的国情几乎全无认识。他们没有接触过生产实践,因此对于生产劳动和劳动产品的来之不易没有切身感受。虽然从小就能背诵“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却没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亲身体会。大学生大部分虽然来自工人、农民家庭,许多学生的父母还是下岗工人或并不富裕的农民,他们为了子女全力以赴读书,为了他们子女“圆大学梦”,情愿承受各种困难,肩负重荷,也不把家中的实际困难向子女透露,以免子女在心理上产生负担,分散学习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埋头读书的学生就难以了解自己家庭的实际困难,也难以产生“艰苦奋斗”的感情基础。 此外,部分学生来自富裕的家庭,其中多数家庭是靠党的富民政策致富的,但也有个别家庭则是用非正当手段发家的。这样的家庭对子女的思想教育,特别是“艰苦奋斗”的教育普遍重视不够,而对于子女在经济上、物质上的欲望则是有求必应。他们的价值观念及理想给子女的影响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只是盲目的给予物质上的满足,让其享受坐享其成的生活。他们的思想、观念不仅影响子女,而且,也通过子女影响周围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