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谁,徜徉在南开大学美丽的校园之中,都会被它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感动,在情景交融、动静合谐的氛围中,领略南开校园文化独特的魅力。 建设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南开大学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认识到:一个学生的成长不仅要接受来自课堂的知识,还应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而恰恰是校园文化的无形浸润,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因此他们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不仅着眼于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教学环境的整洁优美,更注重强化校园的人文气息,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内涵,建设了许多人文景观,使之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南开人特有的精神气质。 南开大学的人文景点通过3个系列表达出3个校园观念。一是校史系列景点表达爱校观念。南开大学创始人严范孙先生塑像、张伯苓塑像、杨石先塑像、校训纪念碑、西南联大纪念碑、敬业广场等景点分布在校园之中,让每一位南开学生随时了解与重温学校80年光荣而艰辛的创业和发展历史,从中生发对学校的热爱。二是缅怀英烈不忘国耻系列表达的爱国观念。南开大学建立了献身革命的校友于方舟烈士的纪念碑,重铸被日寇抢掠毁坏的校钟;在抗战期间毁于日军炮火的建筑原址上撰写了纪念铭牌,以此警示学生永记南开被日本帝国主义炸毁的罪行,发愤图强,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观念。三是南开优秀学生周恩来纪念系列,建有周恩来塑像、周恩来纪念碑、周恩来纪念室,以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感召学生,树立一生“追求卓越”的成才观念。 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总关情。有形的景物陶冶着无形的精神。莘莘学子在这种校园环境的熏陶下,从内心深处自然生发出成才报国的强烈愿望,他们“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勤勉,务实,形成了优良的学风,社会赞誉:“南开学风,堪称一流。” 营造时代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 如果说校园环境是通过“硬件”渗透校园观念,那么南开大学的文化氛围则是通过开展学术活动这个“软件”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该校领导认为,学校的学术活动既是学者的活动,也是学生的活动,是学者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及时传播给学生,弘发学生学术兴趣的重要方式,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明确规定,每系每年都要开设不少于5次的学术系列讲座。 有人说:“在南开大学每天都有几场学术讲座供你选择参加。”这绝不是夸张。而在这些令人应接不暇的学术活动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周末论坛”。每到周五晚上,主楼312教室总会挤得水泄不通。 “科索沃争端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消费模式与可持续发展”、“克隆羊风波”、“来自灾区的报告”……这个由教务处牵头主办的“三个面向”系列讲座每学期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平均举办10场讲座,由校内知名教授主讲。政治学系举办的“时事热点”主题,内容涉及当今中国及全世界最受瞩目的热点问题,主讲人解疑释惑,听者颇感解渴。在这种学术活动的长期熏陶下,学生们更加关心国家、关心民族,关心人类,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 最具吸引力的是各类学术前沿讲座: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南开名人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来校介绍最新学术动态热点;图书馆主办的“南开学术论坛”邀请校内各个学科的带头人讲解他们的学术创见;哲学系举办“21世纪我看哲学”系列讲座;经济学院各系举办“双周学术讨论会”……这些学术活动重在学术研讨,把当今世界最新学术问题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较早拓宽了学术视野,步入学术前沿,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有些讲座形式颇为新颖。“博士论坛”是由2—4名博士同台讲座。讲者来自不同学科,对同一问题或许有不同见解,讲者可以辩论,听者可以参加。 最具感染力的还是由各学科名教授主讲的“南开学人路”系列讲座。这些德高望重的学术界名宿,通过讲述自己学术成长的过程,把做人的原则、治学的方法、经验和教训等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学生,为他们的学术成长提供一面“借鉴之镜”。在这样的讲座中,许多同学感受到治学的艰辛,也被学术前辈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而感动。 在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活动中,学生们“感受到”的东西比“认识到”的东西更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近3年来,南开大学举办各类讲座780多场次,参加学生人数达20多万人次。浓郁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学生自觉投身学术实践的热情,几年来,学生自发组织起各类学术社团50个,这些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研讨活动,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新的亮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号称“南开理论圈”的学生业余马列学习小组。经过10年的发展,“南开理论圈”已从开始时的278名同学, 成长为拥有3000 人的“第一学生社团”, 1997年,他们又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使课外理论学习与中国现实结合得更加紧密。一位学生在谈到自己几年来参加课外理论学习的感受时,感慨地说:“我对理论的兴趣完全是这几年理论学习小组培养起来的。我想,感性的生活虽然丰富,但不坚实,而理论的头脑才会使人生的意义更加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