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将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教育基地,在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的重任。但是,当前首都教育发展,特别是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差距。高等教育在如何更有效地与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密切结合,怎样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途径、办法等方面,还需要加紧探索和改革,以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首都经济的特点 “首都经济”是立足首都、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经济;是充分体现首都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是向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密集、高度开放、资源节约、环境净化方向发展的经济;是既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又体现较好效益的经济。首都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核心是高新技术产业。 其一,首都经济已经呈现出大都市经济发展的特点,结构在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比较合理,高新技术在工业中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达到56.7%。1998年高新技术产品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22%,在全国仅次于深圳。首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高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的贡献。现在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增速都在30%—40%之间,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超过了50%。 其二,首都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地处理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是首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人口零增长,万元产值的能耗零增长和环境破坏程度零增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按照节水、节能城市来规划北京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节能、节水,保证北京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建设节能式城市方面,一是少烧煤,二是少用化肥和农药,通过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第二,通过改善环境,改善城市的文明程度,增加各方面投资的吸引力。第三,根据规划,从1998年到2002年投资460多亿,加大对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的力度。 其三,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为标志,使首都经济明显向知识经济发展。北京的智力资源在全国是领先的。中关村地区又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地区,并具有多年很好的发展基础。中央领导同志都十分关心中关村的建设,今年2月, 江总书记视察海淀锦绣大地高科技农业时,对北京发展中关村作了重要指示。中关村是一个大概念;中关村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中关村不只是北京市的,也是全国的。国务院批准的中关村园区建设包括核心区、发展区和幅射区。为了实现中关村发展规划,要改善外部环境,在机制上有所创新,吸引人才,使中关村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安心创业的地方。中关村的产业规划是以软件为主,包括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等产业。为了发展中关村,国家给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中关村地区的企业的政策要比较灵活。在产权制度上,中关村的产权改革将会有一个大的突破。为了确保中关村按市场机制来运作,避免政府过分干预,中关村的开发和建设将以公司形式运作,吸引社会多方面资金。 二、首都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和要求 1.首都经济的高科技发展态势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唤创业人才。北京的经济发展需要大批的有创造性的人才,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不应只是简单地学一、两个科目,而应培养他们既懂科技又懂经济、法律和人文知识。我以为,今后通过高等教育改革,也能让学工的学生学习到金融、股票等方面的知识,不只注重研究科学,要更加重视应用科学。高校培养的学生只有具备了复合型人才的素质,才能更具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高校通过教学改革,拓宽了专业面,把一些分得过细过窄的专业结合起来,除了相近学科的结合以外,还应包括工科和经济学的结合等等。 2.首都高校要更多参与首都经济的发展。一是大学和政府直接合作。比如市政府与清华大学成立的北京清华工业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合作成立的首都经济发展研究院等,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和风险投资的联系、挂钩等各方面都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二是产、学、研结合。高等学校的研究机构要与企业的研究开发中心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开发。要积极鼓励学校兴办科技企业,鼓励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机构,鼓励学校到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直接与企业合作。根据首都经济发展的实际,当前急需学校参与的领域主要有汽车工业、环保产业、农业、专利的管理、科技投资咨询、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会计师、法律顾问等领域。三是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最近北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研究员、教师去企业兼职。高校高年级学生也可以根据情况参与。首都经济的发展给高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北京作为全国的教育中心发挥它的潜力创造了条件。我们期待通过深化改革,使首都高等教育的发展真正能够实现与经济发展的互为基础、互相促进作用。根据最近的一个关于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的调研结果表明,首都教育事业发展的前途是非常广阔的。根据测算,北京各种教育的消费在未来几年将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 北京围绕教育行业所形成的就业人员是104万人,形成的国民生产总值是312亿元。 如果经过改革高等教育规模翻一番,北京的教育总支出将从每年208亿增加到270 亿元, 拉动GDP 从311亿增加到556亿元,甚至到740亿元,占北京GDP 的比例将达18 %—24%,并增加40万人的就业机会。 三、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建设高水平的全国教育中心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科技中心和教育中心。北京有条件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使北京成为高等教育的强市。北京将采用以下措施,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尽快把北京建设成高水平的全国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