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努力造就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笔者认为,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对合格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上,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把德育放在首位 德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德才兼备是古今中外培养、鉴别和选拔人才的标准。 当今世界,道德教育已愈来愈成为整个教育的重心。70年代国际教育界最流行的用语“学会生存”,现已变成“学会关心”。也就是说,过去以知识和技能学习为主的模式已让位于以道德熏陶为主的模式。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不尽相同,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呼声是一致的。特别是一些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提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并由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作出重大决策。如日本在1989年召开的“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上提出德育工作是关系日本21世纪命运的关键,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并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按照“智、德、体”次序实践的教育目标改为“德、智、体”的次序。新加坡学校德育被看作是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新加坡教育目标分为“德、智、体、群、美”五个方面,简称“五育”,其中德育包括效忠国家、献身精神、廉洁奉公、诚实可信、尊老敬贤、助人为乐、社会责任感等内容;群育则包括群众观点、集体主义、互助合作、宽容大度等内容;美育则包括艺术美、个人修养美、社会美等内容。这样,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 我国德育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教育史就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历史。古代的《大学》中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注: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高教研究》1998年第3期。)因此,德才兼备, 把德育放在首位,乃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第一位的要求。 二、正确处理通与专的关系,加强通识教育 对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国际上存在着两种影响较大的基本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通才”模式,它比较强调人才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适应性,从而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人才。另一种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专才”模式,强调按国民经济具体部门和某些地区的具体要求“对口培养”精通业务的“现成专家”,因而专业面相对较窄,但对专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则比较严格。所谓“通才”和“专才”之争,其实质是如何根据本国国情,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知识与能力、大学教育与大学后教育的关系,从而培养出有利于增强本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是学习苏联按专业培养人才。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倾向于培养通才,并且已借鉴西方国家某些做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培养通才的措施。通过对教育思想的讨论,目前比较普遍的意见是:在我国应是“通”与“专”的结合。一方面,“通”是“专”的基础,没有广博的基础,“专”就深入不下去,达不到精深的目的;另一方面,“专”对“通”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真正精通一门专业知识,常常使人能够很快掌握相近或相关学科知识,学科之间往往有着内在的联系,即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相通的”,从这一点来说,“专”也是“通”的前提。因此,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既要加强通识教育,又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在“通”的基础上有所“专”,掌握一定的专门知识而又能融会贯通。 当前,尤其要加强通识教育。“通”即通晓,明白,高尚;“识”指见识深邃,目光远大。通过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了解,扩充知识面,开阔文化知识视野,使学生看到不同学科、课程及其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思维方式的相互迁移。特别是在现代新科技革命条件下,世界科技与文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已呈高度融汇渗透之势,“综合优势”与“博才取胜”正成为各国科技发展的共同取向。如日本提出高等教育要培养面向国际、面向21世纪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英国呼吁“应给他们(指学生)更普遍的教育”;法国提出要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限束缚的人”,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改变为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比利时则努力培养“能看到最不同的学科领域间的相互联系的人。”同时,通过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普遍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一些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人皆需的实际能力的培养,使人们在接受一定的通识教育之后,以一定的知识领域为基础,向外迅速接触各种文化领域的营养,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使心灵的内涵不断加宽加深,生活的意义及价值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因而能在自身所受的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至于成为为专业所束缚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