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体制改革是关键,观念改革是先导”的思路,高等教育改革逐渐向深层次拓展。21世纪即将到来,为了促使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在新世纪里有更大的突破,我们就需要在高等教育办学观念上作出更大的转变。 把大学当作社会的“轴心机构” 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但是,在高等教育诞生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关系的制约,加之高等教育本身的局限,大学对社会发生作用的方式一直是比较单一而间接的。那时的大学犹如“象牙之塔”,与社会生活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它较多地代表了社会的理想,却较少地反映社会的现实;较多地超脱于社会,却较少地融入社会;较多地为社会瞻仰,却较少地被社会接受。这样的大学虽享有崇高的声望和地位,但在社会现实中却不可避免地被置于其边缘,因而对社会现实生活所起的作用及其自身的发展也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但是,20世纪中叶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革,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一方面,现代大学规模之庞大、结构之复杂、形式之多样,远非以往的象牙塔可比拟,它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直接地依赖于社会母体提供资源;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地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也越来越离不开从事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大学。大学通过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文化的创新,更加全面、更加直接地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现实的影响。于是,大学逐渐从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动力源,成为社会进步的轴心机构。早在60年代初,美国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在分析了美国“巨型大学”的特点之后就曾指出,大学“是知识产业的中心”,“起到了国家发展焦点的作用”,并进而成了“社会生活的中心”。〔1 〕美国历史学家哈罗德·珀金在80年代初也曾引用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说明“受过教育的专业人才,是越来越关键的或越来越起引导作用的社会集团”,“促使社会进步的关键是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因而,“高等教育体制是‘轴心结构’,大学是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大学成为社会的中心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也提出了更迫切的社会要求。有学者认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将被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那时,知识替代原来的土地、资本、原材料等而成为经济的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的最核心要素,因而“必然把与知识的传播、生产与应用等有直接关系的活动纳入经济和生产活动范畴”。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正是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的直接体现,因而是知识产业的核心部门。知识经济时代,“在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所从事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3〕。 大学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经济社会的中心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为此,我们首先必须破除大学是消费部门的陈旧观念,把大学当作真正的社会轴心部门来对待。一方面,要真正重视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与作用,加大对大学教育的投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文件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希望大学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做出显著的贡献,则国家和整个社会都不应将高等教育看作是国家预算的负担,而是加强经济竞争力、促进文化发展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一项长期投资。”〔4〕另一方面, 大学本身要在更新更高的层次上树立对于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坚信知识的力量和真理的威力,提高全面服务社会、引导社会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并且通过改革增强主动服务社会、引导社会的能力,更全面、更直接地履行好三大职能,真正成为高级人才培养的基地,成为高新科技的研究基地和孵化器,成为社会的智力源和思想库,成为整个经济社会生活的“轴心机构”。1998年在北京“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莫斯科大学校长即指出:“在任何一个社会、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甚至在革命的浪潮中,大学担负着抗衡历史倒退、分崩瓦解的作用。大学像一架机器,最具有分选庄稼和莠草的能力,最具有支持新生事物的能力;大学是社会的带路人,是一座虚假知识和任何压力不可逾越的墙。”〔5〕 树立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观 在21世纪到来之际,确立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念,首先是因为21世纪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方面的竞争将会加剧,而这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教育质量、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竞争。80年代初,美国就意识到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专门成立了“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及“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专门研究美国的教育质量问题,其研究报告甚至明确宣称:“如果不友好的外国列强试图把目前存在的平庸的教育成绩强加于我们,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种战争行动。”〔6〕1998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将质量问题列为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指导思想之一,号召“高等教育对不断变革的世界的响应当以针对性、质量和国际化为指导”。因为“这三个口号决定着高等教育在地方上、在本国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确立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念,也是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朝大众化方向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大众化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江泽民同志于1999年6月15 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庄严指出,要“扩大现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招生规模,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7〕。 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来看,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大,入学人数的剧增,高等教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质量下滑。中国高等教育应汲取这一教训,在大众化进程中格外需要提高质量意识,把质量真正当作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从而使高等教育朝着大众化的健康的轨道运行:既要走向大众化,以更大的规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又要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