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艺术教育,从它的培养目标来看,是肩负着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素质水平的普及与提高的重任,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高师毕业合格的中等学校音乐教师,应该是能讲、能唱、能奏、能写、能跳的全能型人才。这“五能”可以说是高师音乐艺术教育培养的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是在具备这“五能”的基础上来谈质量和提高。否则单纯追求一门演唱、演奏、创作或表演的专长,就失去了师范性,也失去了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给我们提出的要求,要多出优秀的合格成品,就必须培养全面多能的学生,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受到中等学校的欢迎。因此,只有在明确高师音乐艺术教育培养目标的总体思路下,才能较好地谈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才能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人才。 (一) 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的专业招生考试,多年来基本上是参照音乐艺术院校招生考试的一套方法进行的,尽量在招生考试中搜寻有专业特长,能培养造就上“舞台”的苗子,而忽视了全面素质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来不少高师院校在考专业和乐理、视唱的基础上加试第二专业,虽然在专业考试成绩中占的比例较小,但这是符合高师师范性特点的改革,应进一步加强、发展。现在招生的有利条件是,近两年来的考生中,大部分都不同程度地经过了专业培训,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加之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加强了中学的师资力量,不少中学也开始重视对学生音乐教育的培养,特别是近十年来的钢琴热和社会上各种器乐和声乐的考级活动,推动、培养了一大批有多年专业训练的考生,这样就为高师以师范性为主全面考核考生的招生改革奠定了基础。而今,高等师范院校应以培养上“讲台”的中等学校师资的要求来考虑设置招生的考试项目,即要考唱、考奏、考写、考跳。考唱主要是考嗓音基本条件;考奏是考有一门以上的器乐演奏能力;考写是考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和音乐常识;考跳是考有一定的形体表演能力。而且这四门考试成绩所占的比例应基本平衡,相差不宜太大,可以各占25%或单项上下浮动5%, 在这四门专业要求的起点上,再考虑全面素质和优中选优。文化是必考的,在看文化总分的同时,应该强调人文学科(语文、历史)和外语的分数,这对学生今后的文学艺术修养、文化学识水平的提高与交流都有好处。 (二) 任何性质的教学都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能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复杂,必须采取多样性的教学形式与之相统一,才能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取得圆满的教学效果。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课程基本上是由技巧课、理论课、文化课(包括政治、思想教育课和师范生必学的教育、心理学)三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和文化课一般都是由大课传授。而技巧课几十年来都是学习模仿音乐艺术院校,以个别课的形式教授。个别课的教学方式,对于音乐艺术院校精益求精培养上“舞台”的学生是适合的,但对于高师培养上“讲台”的中等学校音乐教师却是不宜的,这么些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违背了师范性,影响了其它专业的全面发展,干扰了学生从教的思想。所以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首先应该从技巧课的改革入手。 技巧课改革的重点就是把小课(个别课)的内容转移、增加到中课(小组课)上来,这样中课的内容就比较丰富、广泛,教学方法则不再是像大课、小课那样以老师讲述为主,而是师生互相表演(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训练)、讲述、评论,教师以启发为主,其他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各抒其见、评述优劣、加深印象,变单个的填鸭式教学为多个的相互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对课堂内数位学生单个或整体的训练与讲解,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和研究、探讨技巧课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改变了原来那种只老师讲,学生硬搬仿照的呆板形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钻研地去学习,这样学生不但练习了技巧课的技能技巧、科学方法及作品的表现处理,同时也学习了技巧课的教学法和辅导训练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在二年级后学生掌握了技巧课中声乐的歌唱方法和钢琴、器乐的弹奏、演奏方法,这样声乐小组课可以结合重唱、组唱、小合唱的训练,培养学生组织排练声乐节目的能力和课外活动辅导训练的能力;钢琴小组课(包括电子琴、手风琴)可以结合四手联弹、重奏、齐奏的训练,培养学生组织排练钢琴演奏节目和辅导训练的能力,以及结合声乐课增设自弹自唱的练习;器乐小组课也是一样,通过器乐的重奏、齐奏训练,逐步抓学生的小乐队排练,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抓乐队训练打好基础。技巧课中许多的专业学习、训练,肯定会有课时安排不下的矛盾,矛盾可以通过艺术实践课来解决。像独唱、重唱、组唱、独奏、重奏、齐奏、乐队训练、合唱指挥、舞蹈表演等都可以通过艺术实践课来学习、提高。所以二、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强艺术实践课的学习,每周安排一个下午的课时排练实践。 “大、中、小”三种课型的开设,以个别课(小课)单一的纵向深入教学发展为三种不同课型的横纵向并重的教学方法,从大课来讲,重视了技巧课的基础理论教学,让学生知晓了声乐、钢琴、器乐的渊源历史和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相互关系,演唱、演奏的原理和发声、演奏技巧的依据,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丰富了基础理论知识,又加强了艺术修养。作为重要的中课(小组课),通过学生自身的练习和观听其他同学的练习及老师的示范、分析讲解教学和同学之间互相评述,增加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的技巧课基础教学能力,听辨分析能力,音乐思维能力和音乐表达、创造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处理表现能力的培养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技巧课三种课型的开设,特别是大课与小组课的开设,有必要在高师音乐系普遍开设,允许的话,作为高师有效的教学方法写进音乐艺术教育教学大纲上,用以代替小课(个别课)的课程具体设置安排。从效益上讲,一个老师每次上六至十位学生的小组课,即使每周上四课时,相对每个学生一周一节的个别课,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课时,单从这点上看也是适合目前市场经济和扩大招生要求的,适合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