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在高教界谈论得比较多。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培养师范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有特殊意义。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让青少年从小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已成为许多中小学的办学指导思想。除了在各门学科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外,有不少中学还单独开设了《创造学》、《创造技法》或《创造性思维》之类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创造型的学生。要培养创造型的学生,必须要有创造型教师,这是师范院校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除社会环境、个体遗传素质外,还涉及许多复杂因素。从目前的教育实际看,高校的具体教育过程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积累的关系 首先必须肯定,创新离不开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因为创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全新”的东西,它是在对他人或前人经验成果的综合利用基础上提出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取得新的突破,产生新的成果。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观念的否定,是几何学和物理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文学创作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现在有些学生为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愿进行艰苦深入的系统学习,把精力花费在零打碎敲的所谓“活动”之中,这是值得警惕的一种危险倾向。 其次,知识的积累对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也不存在绝对因果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知识积累可能对创新能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可能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负担,把人的思维束缚在旧的框框之中,跳不出旧思路;二是丰富的知识经验使人们思考周全的同时,可能会将困难与失败的危险估计得过于严重,导致裹足不前。在创新活动中,直觉思维是不可缺少的。而直觉思维是一种突发性的非逻辑性思维,是一种跳跃式的思考,一方面它需要知识积累作基础,要靠分析思维的检查,但另一方面它的基本结论却是靠猜测得到的,如果因旧的知识经验的影响使人“周全”到了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程度,就不可能创新了。不少老年人比较固执,大多数年轻人敢想敢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了知识经验的影响。 第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知识经验的积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促进作用的条件是:除了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广博性外,还必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很紧迫的任务是要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些师范院校,存在着对基础教育改革反映很不敏感的问题。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滞后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例如许多中学已开设创造学的课程,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也相当广泛,高考、中考的改革也侧重考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然而不少师范院校却“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师范司要求师范院校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典范。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关系 教育实践证明,科学的教与学方法,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后的教与学方法,能抑制甚至扼杀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恩格斯曾批评过英国的爱北裴特中学,认为这所学校虽然教学物质条件很好,但“流行着一种可怕的背书制度”,这种背书制能使一个人在半年之内变成傻瓜。世纪之交,大家都在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人们当然不会像封建教育那样强迫学生死记硬背,但分析我们当前的教学现状,确实存在着不少阻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例如“老师讲,学生听,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抄笔记,考后就忘记”的现象恐怕不止一两门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教与学方法的改革。当前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问题。我们高校一般把“上课”都说成是“讲课”,而且设有“讲师”这一教师职称,可见高校教师上课的主要方法是“讲”。教师讲,当然有许多优越性,一方面是教师经过备课后带着讲稿走上讲台,按预定的时间讲授预定的内容,比较方便;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与自己读书相比较,听讲容易把握要点和实质。尤其是听一场精彩的讲演,既能获得知识,又能在教师思考问题的方法上得到启迪,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反对“教师讲,学生听”,即使到高校课堂教学普遍使用CAI的时候, 教师讲学生听也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但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确存在许多弊端,尤其是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即使是一次高水平的讲演,学生的一些创造性见解没有表达的机会,教师也无法知道学生接受与否,接受到了什么程度。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有的学者提出,精彩的讲演不如热烈的讨论。至于那些注入式的讲授,更是抑制人的思维,应在改革之列。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向“教师少讲,学生多议多想”的方向努力。 要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议多想,这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研究和解决许多具体问题。例如: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怎样讲,如何引导学生想。按传统观念,教师应该讲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甚至认为这样才称得上“严谨”。其实,这种看法和作法,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经验的教师在保证讲授内容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前提下,在讲清基本知识本身的同时,重视对知识产生、发现过程的介绍,尤其是在介绍学科前沿问题的时候,有意地打开一些“缝隙”,抛出一些问题,留下一些“想头”给学生,起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作用。这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所主张的讲授要“天衣有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