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四年中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心理素质较好的同学能顺利度过,而心理承受力较差的同学在压力面前可能会产生种种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以至神经症、精神病等。这样的例子现在在大学校园中已不鲜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很多,从阶段性上讲,笔者认为最有压力的时期当是刚进入大学时期和毕业时期。毕业时期的压力更多的是随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而带来的,而且变得越来越大,带有时代的特征。 正因为毕业心理压力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笔者认为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大四上半学期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不同系的202份样本(男生106名,女生96名)的调查结果,笔者试图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揭示出其中一定的规律。 表1:你认为最近一段时间的心理状况 感觉不错感觉不好不知道 人数 91 82 29 比例45% 40.6% 14.4% 二、总体压力状况研究 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四毕业班学生明显呈现出心理状态不好,心理压力较大的特征。 表2:你认为下面哪些词可以用来形容自己目前的心境(可多选) 烦躁 紧张 无奈 悲观 平静 开朗 愉快 兴奋 人数 64 68 69 27 95 54 43 28 比例 31.7% 33.7% 34.2% 13.4% 47%26.7% 21.3% 13.9% 这种结果和我们往年所做的相关调查相比,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状况明显下转,这和今年的就业形势紧密相关。首先是近几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呈上升趋势,而就业机会相对减少。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预计,1999年新增就业人口比1998年增加23.27%,绝对数增加450万,劳动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而今年全国高校将有110万毕业生, 是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这必然加重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其次,原有的毕业生就业渠道接收能力降低。国务院机关及其直属机构1999年人员分流50%,各省级机构1999年也即将分流,事业单位裁员,毕业生接受能力极其有限。再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分配”已成历史名词,学生面对人才市场竞争的压力,许多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理解不深,面对市场不知所措,也增添了心理压力。 三、心理压力来源研究 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讲,整个社会所承受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压力必然要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有较为强烈的反映,因为青年是社会的“晴雨表”,而大学生则是其中最敏感和最为活跃的一群,最能反映时代的特点。其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浓缩和放大,而这种压力在毕业就业阶段就会突出和更为强烈地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大的压力环境。 从小的方面看,大学生毕业前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在大学这个特殊环境和大四这个特殊阶段,在特殊个体产生的种种生活事件和心理冲突,它们使个体产生应激反应,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然在大学生心中产生困扰,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1.毕业走向选择冲突 毕业走向指的是每一个毕业生在大四毕业之时都要突出考虑的一个较大的方向问题,如:报考研究生,直接工作,准备出国深造等,这是人生大的方向选择的问题,选择的不同会影响到今后人生的发展。 表3反映的是202名大学生毕业走向选择, 从找工作和考研矛盾选择中可以看出,26.7%的同学处于方向不明的状况。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找工作和考研是两场大的战役,两者兼顾带来的结果也有可能是一无所获,这肯定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困扰。 表3:你毕业的去向选择 一心找工作 一心考研 一边考研其他 一边找工作 人数 99 4654 3 比例 49%22.8% 26.7% 1.5%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大学生实际的选择和决策能力同时代对他们这种能力的要求存在差距。当时代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多种发展机会之时,选择的压力及痛苦也相应而生。以前的大学生完全听从国家分配,自己别无选择,所以心理压力不大。这个时代更需要大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决策,需要他们更早地了解自己的潜能,更早地了解未来世界的发展,更需要每个人坚定自己的目标而不为外界所诱惑,这样才不至于走更多的弯路,而这些恰恰是许多大学生缺乏的。于是选择的压力,思索的痛苦必然让他们不知所终。 2.就业冲突 首先,就业选择与父母意见的冲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39.6%的同学在就业选择上与父母意见相左,需毕业生与家人进行协调。来自亲人的压力自然让学子们心焦。 其次,就业地点、就业岗位的选择与实际可能的冲突。这里更多是期望值与社会需要的反差。我院许多同学想留京分配,进各大机关,还有一批同学想往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就业,但实际可能远远低于同学们的期望值。这使得他们经常遭遇挫折,容易感到自卑,无形中也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 再次,在就业过程中发生的冲突。由于对社会的了解不够,对就业有关的程序、知识缺乏,加之心理素质不太稳定,在和社会各单位打交道的过程中难免有种种不顺,难免有各种失败,也会给毕业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表4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152人(75%的同学)表现出对社会的不太适应和很不适应,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