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高“校”科研管理应该是一种高“效”的科研管理。这就要求高校内应建立畅通的管理机制、营造宽松的服务环境。具体到作为高校科研管理职能部门的科研处,其日常工作在校内左“邻”右“舍”(教处、人事处、财务处、外事处、研究生处、设备处、总务处)各有关业务处中运作应该能左右逢源,形成一种处与处之间息息(信息)相通、配合默契的科研管理模式。“处处”相通的科研管理模式,是科研管理处处出效益的前提。 一、“处处”求通的职牵与责连 科研处与其它各业务处在工作职责上牵连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看看下面经常与科研处相联系的人、事和机构,这一点便显而易见。 首先,在校内与科研处常打交道的人除了专职科研编制的科研人员外,还有与教务处关系密切的教学编制的兼职科研教师、时常光顾研究生处的博士导师及在职或在读的博士和硕士。这些人的工作安排、职称晋升、及其它后顾之忧又是人事处、总务处的主要职责范围;其次在校内与科研处打交道的事主要包括与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涉及财务处)、科研设备(涉及设备处)、科研成果、科研育人(涉及教务处、研究生处)、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涉及外事处)等有关的各种科研活动。这些活动也涉及其它众多的业务处;还有与科研处打交道的机构又有涉及教学部门的跨系所综合研究所、涉及设备处的各级重点实验室、涉及教务处的各类重点学科、涉及研究生处的博士点与硕士点。由此可见,由于科研管理的5M要素(人Man、材料Material、设备Machine 、 经费Money、事件Matter)的牵连, 导致校内处与处间工作职责产生了众多的交叉与渗透。 另一方面,牵连的深度也在不断地加深,至使处与处在职责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例如,近年来国家各级各类的跨世纪人才培训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择优资助、博士基金等以人为对象的科研资助,上级主管部门下文时也时常举棋不定,一时发文给人事处(如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外事处(如国家留学基金)、研究生处(如博士基金),一时又发文给科研处,有时为了慎重起见,此类人才项目申报通知国家直接下文到学校,然后由校办再转发校内主办的职能处。象这种职责高度交叉、处与处间职责界限日渐模糊的现象在今后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将会是有增无减。 随着这种职责牵连广度与深度不断延伸,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与繁度必将接踵而来。许多工作仅靠科研处必然是势单力薄,各业务处必须齐心协力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变化,才能胜任新的任务的要求。因此建立“处处”相通科研管理模式已是势在必行。 二、“处处”相通的互利与共益 1.科研处与教务处的相辅相成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许多教师看来科研处与教务处是学校相对独立的两个业务大处,教学编制与科研编制在高校分得很清,两处之间业务上不仅来往少,而且有点相互对立与冲突。其实两个处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对立与冲突也是完全可以扭转的,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例子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新近建了3个可容纳500多位学生上大课的多媒体大教室,制作了10门全校公共课的多媒体课件,选择最先进的教材、集众人之智慧和技艺设计课件,安排优中选优的授课教师。同样的课程内容课时可以大大压缩,其效果不仅不受影响而且更加生动更加形象,如72个节课时的英语课内容,多媒体教学软件10节课即可授完。此举随之而来的是公共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资源的节省。教师可腾出时间、精力去辅导学生从事各种科研活动,利用科技活动培养各种工作技能,同时利用科研成果更新知识和教材,形成教学、科研相辅相承的良性循环。此教学改革之举,一反过去教学与科研争教师的常态,并以实际活动支援科研队伍的充实与壮大。 这一科研受益于教学改革的例子启示我们:借教务处之力,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益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科研处与研究生处通力合作能互相促进。相对其它各处而言,科研处与研究生处共同语言要多得多。一方面,博士导师是科研的学术带头人,博士、硕士是科研活动中的骨干,博士点、硕士点是科研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科研育人(培养高层次的博士、硕士)是共同的奋斗目标。研究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源泉之一,是科研创造的最佳时期,是科研上水平、出效益的重点依靠对象。研究生处对博士、硕士和博士点、硕士点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申报博士点、硕士点;申报博士导师、硕士导师;科研育人都应是科研处与研究生处共同的职责,两处应该通力合作。许多高校的研究生处对硕士导师、博士导师的任职评聘都有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在数量和档次方面的硬条件规定。无疑这种配合是科研管理中非常有效的激励措施。对吸引大批硕导、博导坚持从事科学研究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科研处各类科研资助均应向他们倾斜,同时研究生处也应该对他们的科研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在有些省市或高校的研究生学位办不是挂靠研究生处而是与科研处合署办公,其原因大概亦出于此。 3.科研处与外事处通过优势互补,可以为学校科研工作早日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即将到来的21世纪最大的特点是一切都走向国际化,产品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科教也要国际化。科学研究跟踪国际前沿、科研成果打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等等,这虽是科研处的职责管理范围内之事,但已不是科研处力所能及的工作,科研活动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还必须借外事处一臂之力,外事处也应调整职能适应新的形势。在外事活动中外事处有其往来的各种渠道和关系,有熟门熟路的先天优势,外事处可以站在国际高度,为学校在国外物色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为学校引进国际人才改进教师队伍的素质;可以聘请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促成学校科教面向世界,让校人开阔眼界;可以为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牵线搭桥;可以为学校外派教师出国深造与培训开通渠道;可以为学校申报和完成重点重大项目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和国际研究基地。科研工作加强与外事工作的联系可以使科研处工作的开展能站在国际的高度来分析、处理和评价各类学术活动。科研处应充分利用并开发这种优势,为学校科研早日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