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未来社会的挑战,中国高校德育必须从内容到形式作出相应的变化。我们可以对未来中国高校德育的基本趋向进行估测。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的基本趋向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 一、德育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一致 世界已开始向知识经济跨越。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与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那些讲究职业道德,既有专门知识,又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在较广泛领域内具有一定适应性,具有较高能力的人才。新飞集团曾对带动其经济发展的高层次人才进行了地分析,发现这些人的绝大多数是博学多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他们确立把部门经理培养成为守职责,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企业如此,高等学校也不例外,也要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接受人才市场的检验,接受经济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 1998年10月,联合国在巴黎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讨论会,中国教育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就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任务向世界传递了如下信息: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将紧密联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共同体,为经济和社会服务功能将得到加强;大学在进一步发展数量,逐步大众化、普及化的同时,将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高等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将得到极大扩展。在时间上的扩展主要是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在空间上的扩展将是加强校际、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网上教育。 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看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针和手段。这实际上就是迎接新世纪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完成大学新的培养任务。在我国复杂多样的国情条件下,知识型的“专才”固然是社会之需要,但其中有些人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环境,发挥不了作用也是一个问题;有的人虽然有一技之长,但思想品德不过硬,循私舞弊,往往给国家建设造成更大损失。以往的传统教育培养人才的方法有许多可取之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形势的发展使以往的高校德育表现出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德育的诸多内容和形式与未来社会的运转方式不相符合。为此,高校德育必须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一致,并作出相应的改革。高等教育应随着经济形态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体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高新科技教育为支柱”,“以终身教育为方向”,“以提高能力为核心”,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能力和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社会,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不仅是专业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培养他们的伦理思想、政治信念,使之具有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具有跨学科视野的文化修养和创新的理念。高校德育的政治性是一个重要原则,但内容不能脱离社会基本需要而单纯强调政治性,因为那样会得到相反的结果。高校德育的核心应放在“塑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一基点上。围绕这一核心,高校德育要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所具备的德、智、体及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上“作文章”。德育的内容应融合在其它学科教育之中,融合在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之中。德育的形式要生动活泼,要体现时代特点,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带来的新教育形式所产生的作用,为新世纪大学生所喜闻乐见,入耳,入脑,塑造灵魂。当然,20世纪末许多高校开展的文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六强教育(责任感强、爱国心强、基础知识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强、综合实践能力强、管理能力强)都是很好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寓德育于多种教育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些良好的德育措施在21世纪初期将会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 二、德育同大学的产业化进程协调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系统中,教育实质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高等教育则是教育产业中的重要部分。虽然教育不可能完全由市场去左右,但高等教育必须遵循产业经济的规律来发展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社会及其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社会的产业化运作必然引起高等教育的产业化。不符合社会需要的大学是没有生命力的。20世纪末,高校办学体制和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已经引起高校投资体制、校内管理体制及教育教学诸多方面的变革。在新的世纪,这些变化将向纵深方向发展。大学的招生、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就业都将在市场规律的调节下运作,其进程几乎和市场的需求同步。在产业化机制下,高校德育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则是一个十分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 从大的方面讲,国家培养高级人才,根本目的是向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使本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生个人接受高等教育是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两方面似乎并不矛盾。但在具体操作上,学生最直接的期望是,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在就业中占据有利位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个人收入。受教育者将自己对高等教育的支出当作人力资本的投资。在观念移位的同时,他们往往把上大学的支出与经营性投入完全等同,期待的是个人的物质回报,忽略了社会的期望。正是基于这一观念的、而且是现实的转变,家长和学生本人都在盘算着“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市场经济所确立的“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问题上同样会产生明显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