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不少人提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刺激短期经济增长,或者换言之,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观点。如亚洲开发银行的汤敏博士在1999年2月19日《经济学消息报》中提出, 若三年内使我国高校的招生量增加一倍,且新增学生一律实行全额自费,学费每年1万元,其它费用4—5千元/每年,则届时高校每年可多收学费200亿, 其在校消费约为40亿。再考虑这笔钱所带动的间接消费,用我国的投资乘数来匡算,这240亿可拉动近1000亿元左右的投资与最终消费。 中国社科院李培林博士和中国科学院胡鞍钢博士则认为,子女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家庭储蓄的主要动机之一,保守的估计,全国居民潜在的教育费用支出每年可达2500亿元,大致相当于目前全国教育总经费。 上述两种观点,一种强调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可以在短期内大大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刺激短期经济增长;另一种则指出我国居民具有支撑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潜在支付能力。这就使得利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刺激短期经济增长既有了必要也有了可能。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严肃的研究。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于教育的中长期经济效果基本看法一致,即都认为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进而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但利用教育来刺激经济的短期增长仍缺乏一致的意见。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一、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可能性;二、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短期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022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962所, 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634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约340万人,研究生19.9万人。90年代以来,我国年招生规模逐年增长。以普通高校为例,1993年普通高校录取新生数约为98万,而今年(1999年)的招生计划已达130万左右(有新消息说可能要扩大到160万左右)。从普通高校入学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来看,1993年—1998年期间,这一比例平均为2.66左右,这说明每3 个考生中至少有一名可以如愿进入普通高校学习。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难以满足适龄人口对高等教育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需要。社会上要求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的压力依旧有增无减,要求扩大高教规模的呼声仍然不绝于耳。 (一)供给的可能性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可能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从供给角度看,这一可能性是指有无可能在短期内向适龄人口提供更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机会;从需求的角度看,这一可能性是指如果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成本全部或部分由个人负担的话,居民有无可能的支付能力。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从供给角度看,大致有以下一些途径:一是扩大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二是扩大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三是着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但不论何种途径,从供给上都需要有必要的办学条件予以保证。具体来说,就是要有足够的师资、校舍和设备等条件。 1.先分析第一条途径 根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项关于我国普通高校现有办学潜力的研究结果,该研究抽样调查了616 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各类物质资源配置的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的各类物质资源均处于不足状态,低于教育部《核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的规定。对于综合性院校、农业类院校、医药类院校、政法类院校来说,各种物质资源均处于短缺状态;工科类院校在教学仪器设备方面尚有一定的潜力可挖;此外,还有一些类型的高校,如林业类、师范类、艺术类、民族院校等在图书配置方面还有一些潜力。但从各类物质资源的综合配置来看,普通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潜力不大。尤其是在校舍方面,不但已无多少潜力可挖,而且已经低于教育部有关办学条件的最低标准。因此,若要进一步大规模扩张普通高等教育,就必须对普通高校给予新的大规模的投入。 考虑到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假定今后校舍建设中的学生宿舍(这是扩大普通高校规模的瓶颈问题)由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由社会各方面力量来解决,政府在这方面投资的压力将有所减少。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若想大规模地扩大普通高校的招生数额,这方面的投入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至少也需要数年的时日才能实现这一扩张过程。 从师资配置的情况看,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生师比已达10.35∶1。尽管这一数字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如美国约为15∶1), 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在统计生师比时是把助教计算在内的,而西方国家高校助教工作多由研究生担任,在统计生师比时是不计算的。此外,一个必须注意的现象是,我国现有的各类民办高校中,除少数国家正式批准者外,多数没有自己的师资,其教师基本来源于周边的普通高校。这意味着普通高校的教师除了担负本校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兼顾了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这一方面说明普通高校在师资上确有一定的潜力可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师的工作负荷实际上已相当满,若扩大普通高校的规模,必然意味着民办高校教师的供给的减少,这势必会影响民办高校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