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既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大胆探索和尝试。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涵义与模式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将自身的生产、服务、经营活动自觉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之中,归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整体框架之中。它的基本内涵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形式上,由多所学校后勤实体或与社会上其它实体共同联合,组成大规模的后勤服务集团。这个集团有分工,也有协作,打破现有一所高校“自我配套,自我管理”的封闭模式,引进竞争机制,和社会接轨。与学校的关系由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合同或契约的关系,并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组织。二是服务对象上,从面向一所学校到以面向一所学校为主,同时为其它高校和社区服务,打破围墙界限,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参与社会竞争,为社会提供服务。 根据后勤社会化的基本涵义和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假设A1、A2……An(n为自然数)代表多所高校后勤服务公司,是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它们之间互相协作,相互补充,相互服务,资源共享,以满足各高校不同层次服务对象的需求,并联合组成高校后勤服务网络或集团A。A1、 A2……An是A的子系统或称子公司。我们又假设B1、B2……Bm(m为自然数)代表社会上不同的服务行业或第三产业等实体或公司,它们是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我们用B来代表所有这些子系统或子公司。A与B 之间相互竞争,相互补充,共同服务于高校和社会不同层次的对象。A与B又分别为整个社会服务大系统“Z”的子系统。 这就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想模式。 二、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对策 1.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后勤本身或一所学校是难以实现的。它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组建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校参加的后勤改革协调小组,制定相应改革规划、政策法规(如人事、产权、经营、分配、收费价格、税收)等配套制度。从理论上说,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而市场经济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必须在政府的规范和指引下、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进行。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是指导方向,制定政策,组织协调,给予支持。政府职能、学校职能、社会功能的调整,难点突出,除了给予优惠的配套政策外,还需要有关各方高度重视,真正做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 2.清产核资,与主体分离。将高校后勤纳入市场体系,首先要把原来属于事业型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转制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所规定的企业法人地位的企业。这是实现社会化的核心问题,也是建立新型后勤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后勤企业化,首先必须清产核资,明确产权。把一部分资产划给后勤实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划分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明确权责利。对学校所有权产行分割,学校保留财产的最终所有权,使后勤实体得到法人财产权。后勤实体对所经营的财产,不仅有占用、使用、处分权,而且具有所有权,可以作为财产主体,行使经营管理的职能,实行自负盈亏。作为出资者的学校的所有权只表现为价值形态的权利,对后勤实体的经营活动,可按出资比例依法行使约束权力,而不是直接行政干预。后勤实体在享有法人财产权的同时,承担其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消除清产核资、与主体分离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后勤经济实体与学校主体分离,一部分资产划给后勤,并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而是要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调整和盘活现有存量资产,使国有资产得到真正意义上保值增值;这是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建立新型后勤管理体制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 3.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代西方产权理论认为,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有市场、企业管理和政府直接支配等三种,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在于选择三种方式的合理界限,使总的交易成本降至最低。所谓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进行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任何一种体制、组织在其运行中都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即使在同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下,由于体制不同,交易成本也会明显不同。因此,只要合理界定了政府、学校与其后勤部门的权利和职能,我们仍可通过选择制度形式,建立新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调整学校与后勤经济实体的关系,使交易成本达到最小,从而降低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实际上还在承担着政府“办社会”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产品,诸如医疗、住房、交通、通讯等各种福利保障和生活设施,变成了一个微缩的政府。由于高校财力有限,后勤部门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也由于高校非教学人员偏多,直接导致高校运行成本长期居高不下。沉重的包袱使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配置,也是巨大浪费。 必须实行两权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事企分开,明确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的关系,也就是要明确学校(出资人或资产所有者)、后勤(管理者)和经营者(承包者)的关系。同时,尽快出台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后勤管理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和形成资产多元化、经营服务多样化、服务管理企业化、消费市场内外一体化的后勤新体系。按经济规律办事,打破现有行政管理模式,减少行政干扰,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使后勤经济实体真正成为产权界定明晰,有权举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企业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