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将是一个世界各国在高技术和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一争高低、激烈较量的世纪。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德拉克(Delark)高瞻远瞩地断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核心资源。一个国家在经济、军事乃至政治方面究竟拥有多大潜能,关键是看她拥有多少这样高素质的人才。这是一个非常可靠的衡量标准。”(注:冯增俊,卢晓中:《战后东盟教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46页。) 随着新世纪的迫近,世界各国在广泛展开高新技术开发与研究的同时,加紧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以培养适应新时代挑战的、具有综合良好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历来以人才立国,靠人才素质取胜的新加坡迅速投入了这一世界性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和大发展的潮流之中,追求高等教育的优异与卓越。 1990年,吴作栋在施政演说中强调,新政府要使新加坡的教育水准更上一层楼。在为新加坡未来发展所制订的一项长期计划——《新的起点》中,吴作栋指出,面向未来的新加坡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在教育的各个阶段或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注:曹云华:《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9页。) 1986年,新加坡国家经济委员会发表了一个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的报告书,确定教育不但要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人的潜能,而且还要为建立一个有创造力的、不断思考和不懈更新的新加坡社会,为经济的各个层面培养技能灵活的人才,并以“健全的人”的发展为教育目标,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能享受到这种教育。 以两个报告为基础,在新加坡全社会掀起了“优化教育”、“优化社会”的改革浪潮,从而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改革的主流方针与指南。 面向21世纪的适应性改革 世纪之交,新加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高校规模,加快知识更新 1990年,新加坡增设淡马锡工艺学院,以适应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增长需求。以后政府还将兴办几所工艺学院。原南洋理工学院在增设了商业和电脑两个新学系,并陆续增开了一些新课程之后,于1991年升格为南洋理工大学,专门造就高科技人才。199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招生人数从1990年的2万余人扩大至3万余人;同期,新加坡工艺学院、义安工艺学院和淡马锡工艺学院的招生人数也从2.7 万人增至3.5万人。政府计划再增设一所综合性大学, 以满足越来越多的新加坡青年的教育需求。(注:新加坡《联合早报》,1996年8月18 日。) 在新技术革命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今日的领先水平就会面临明日的落伍与淘汰。新加坡政府提出对原有课程进行现代化改革,让学生获得现代最新的知识以应付高科技产业改组的需求,让学生得到世界新近流行的信息,增强毕业生对现代世界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当今与新近未来最有实用价值的技能。 课程的修订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课程的增删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作取舍, 删除陈旧的学科内容,增添进步的内容和学科。 (2)未来性原则。开发那些有发展前途的、 有未来生命力的学科,舍弃无发展前途的学科。 (3)实用性原则。根据国际国内市场行情作取舍, 市场价值大的、对学生将来谋生有好处的学科加以发展,对于已贬值的学科予以舍弃。 (4)全局性原则。这也是对实用性原则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即对那些在社会上虽无多大直接市场价值,但对国家社会长远发展有好处的学科,如某些人文课程,应继续保留。 从近几年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新加坡重点发展的学科是工商管理学、电脑学、机械工程学、化学工程学、医药学和法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从1990年7月开始增设培养创造力的选修课, 目的是促进大学生们开拓视野和提高智力水平,从而成为常规必修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瞄准世界前沿课题的研究,使教学及科研与国际接轨,并奋力抢占制高点,如信息技术开发与利用、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技术、生物分子工程等。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奋斗目标是以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和大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在2000年跻身于世界最优秀大学的行列。 南洋理工大学,1991年建立国家教育学院,1992年成立饭店管理学院。从1993年开始,奋力开拓通讯、工艺建筑设计及其他技术方面的研究课程。学科设置不断更新,现在可以为学生提供财会、商业、电脑技术、工程、材料技术、饭店管理和通讯技术的学位课程和艺术、科学的教育学位课程。南洋理工大学正在以不断超越现状与自我的强劲发展势头向美国常青藤联合会的大学发起挑战。 2、注重培养通才,强调应变能力 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新加坡政府认为,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们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厚的知识功底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非常重要。未来的国家各级重要领袖人物都要从他们中间产生,客观上也要求他们具有纵观全局、统筹兼顾从而在特殊的环境中作出合适决策的能力,这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繁荣昌盛。 开国元勋李光耀明确指出,通才是“有教养的新加坡人”的一个基本素质,并大声疾呼通才教育时不我待,它直接关系到新加坡的未来,并建议采用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提出的“核心课程”(core courses)来培养学生的这种素质。(注:新加坡《联合早报》,1996年9月4日。)